“奴才谢过君上。”
“国公府盯紧些。”
“是”明恩又皱眉道“只是奴才有一事不明,国公大人并无何事欺瞒,为何要盯着?”
“朕问你,国公之前是何职位?”
“晏国公乃两朝元老,曾与先皇亲征,缙朝小半的领土都是晏国公打下来的。”
“这说明晏国公勇猛无敌,对么?”
“对啊...”明恩握了握手中拂尘,没觉得哪里不对。
“那朕为何封他晏国公,而不是辅国大将军?”
“国公大人已有年岁,君上体恤其操劳,故而封了一品国公,荣耀自是在大将军之上的。”
“这是你觉得的,那你没看到的呢?”
“奴才愚笨,还请君上赐教。”
“晏国公乃武官,对于武官来说,无上的荣耀是将军。就好似秀才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考取功名,而非其他。”
“君上的意思是...”
“晏国公对缙朝来说,确实功不可没,可若他继续任职将军,总有一天,便会取代朕。兵符在其手上,朕又怎会心安。”李司玄起身,缓缓踱步至窗边。
幼时他也是这样,站在现在的位置,看窗外的天空,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出宫看看,看看宫外的百姓是不是也像他们一样生活。
父皇走到他身旁问他,若以后做了君王,第一件事想做什么?他回答,不想做君王,想和四弟七弟出宫,天高海阔,总要游历一番才好。
父皇拍拍他的头道,既是君王,就没有出宫的道理,若做了君王,绝不能让晏昂之做大将军,万万不能。他回头发问,晏大人武功超凡,便是将军也委屈了他,为何不让。父皇笑而不语,他便一直记着此话。也是过了许久母后才解释,怕晏国公功高盖主,江山易于他人。
李司玄深知打江山不易,缙朝姓李,绝不能让与他人,故而登基后封晏昂之为国公,交兵符于七弟,远戍北境。
他不知晏昂之到底有没有谋反的心思,只是...未雨绸缪多半是没错的,终究是对其父起了疑,所以对晏冉也是有愧的。
明恩恍然大悟“君上果然深谋远虑,奴才拍马难追。”明恩心里寒凉,为君之道便是如此么?葬其一生的辉煌与荣耀,还要疑其忠心。不禁心里感慨自己的后路,日后...也是要步人后尘吧。生也好,死也罢,路是自己选的,幼时师傅最疼他与时恩、仁恩三人,早早便让他们自个儿寻一位主子,仁恩跟了七皇子李司炀,时恩跟了四皇子李司尧,他便选了李司玄,当时皇后严厉,他是怕急了的,还好李司玄心善,待他也不错,他也忠心。既然选了他,终此一生,这条命也是李司玄的了。
“安嫔可要赴宴?”李司玄记着,往年来,她都不参与宴席,总是借病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