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其实也想过去问一问薛主任,但是这么多年都没有来往,去跟人家打听这个,总觉得不太好。而且关键是,薛主任未必知道情况的。
别看现在有政策华侨可以归国探亲,但是审查的特别的严格。
虽然政策也确实是一年比一年宽松,但是宝山没有来信,也就说明没有那么容易。
这几年,宝珠这边如火如荼的发展,每天忙忙碌碌,为的也是当初和哥哥做出的约定。不管别人怎么说,宝珠都坚信哥哥会回来的。
其实她也知道的啊,很多人都在背地里议论,说是田宝山不会回来了。毕竟现在已经过了那个敌视国外的时期,能够出国是很让人羡慕的,而国外的月亮比较圆,也是这个时候的普遍说法。
人都走了,怎么会回来呢?
可是宝珠不这么觉得,她就是觉得,哥哥不会骗她的。
宝珠拉住了妈妈的胳膊,说:“妈,算一算,哥哥其实也在读大学,我相信,他毕业了会回来的。”
戚玉秀看着闺女,笑了出来:“我从来不会怀疑你哥哥。”
自己养大的孩子,戚玉秀还是很知道品行的,她说:“也不知道,宝山在那头儿难不难。”
宝珠:“就算是难,哥哥也会克服的。”
她掰着手指计算说:“您看,咱们这边形式已经很好了,我这把出版社还有印刷厂搞起来都很累,更不要说哥哥了。他在异国他乡。想必更不容易的。”
宝珠想到哥哥,多少有些唉声叹气,不过很快的倒是又打起精神,说:“妈,你过完年,你有什么打算?”
她是觉得,她妈妈这样单纯的来回倒腾服装不长远,倒不是不能挣钱,挣钱肯定是挣钱的,但是这种也就是几年吧,长远了看肯定不成。
戚玉秀:“明年我想深圳盘下一个档口,搞批发。”
宝珠:“啥?”
她看着她妈妈,有点吃惊。
戚玉秀倒是多了几分自信的笑容,她说:“我想过了,深圳发展这么迅速,我们没道理不抓住这个机会,总的来说,首都这边还是偏向于保守一点的,发展的也比较慢。但是深圳那边不同,毕竟是沿海城市,而且是特区,发展的那简直是日新月异,我以前总觉得咱们是有钱人,但是在那头儿跑多了才知道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钱人多了去了。我这个钱吧,开一个小厂子够,但是我对这些也不了解,要承担的心力就更多了,所以我想,在那边搞两个档口,现在全国各地的小贩都过去拿货,我们亏不了的。”
宝珠对服装行业不是很懂,不过她是相信妈妈的判断的,宝珠说:“既然您决定了,我是不拦着您的。”
“你们说什么呢?”
宝乐进门,看到他妈和他姐正在聊天,他没骨头一样往沙发上一趟,说:“累死我了。”
“印刷厂那边怎么样?”
宝乐:“没问题,我算了一下,腊月二十七还能出场一批货,我会安排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