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泡在电影院里的时间越来越多,当月上映电影的半数以上都要亲自去看,既观察电影,也观察观众。
烂片能赚是因为买票进场以后不能退钱,要是改成不满意退票的模式,有几家公司能赚到钱?
郑山卿蹙起眉头,率先想到的却是看似无关的其他事情:……“说不定等上映的时候出现什么意外”,李若川这句话是说漏了什么吗?
《天堂离歌》的票房扑得离奇,而且完全不是质量问题,而是在上映前夕主演团队的言论引发众怒,才被观众自发抵制。
让他在意的是,本来说好要负责主要发行的明远影业突然退出了这个项目,难道李若川早就知道,或者……根本就是这件事的幕后推手?
郑山卿想了不过短短两秒,回过神来,语带挑衅:“看来李总在开拓市场的方面极有心得了,你就没有一次失手过吗?”
李若川非常欠打的露出微笑,果断回答:“……要真跟郑总最近经手的那两个项目相比,还真没有。”
明远负责宣发或者出品的几部电影,要么赚票房,要么赚口碑,不温不火的也没有像《天堂离歌》或者《风沙》赔得那么狠,一年下来颇有盈利。
生气了吗?
“……咳咳咳!”
郑山卿狠狠抽了口烟却被呛到,觉得胸膛闷着淤血。
“Survivorship bias,silence the informant……不要只因为几个项目开始盈利,就忽视整个市场的动向。”
李若川下意识拽句鸟语,为这场会议增加了浓浓的装逼氛围。
他引用的是“幸存者偏差”效应,或者说,死人不会说话。
几家影视公司的老板能赚这么多钱,脑子肯定比普通人聪明,但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处在圈子中心的人,不会意识到自己和外界有什么脱节之处。
能跟出品公司直接对话的,要么是一线大导演,要么就是有门路的制片人,而撑起整个影视制作消费市场的,是金字塔中段,更要重视这部分的人的诉求。
他在电影市场也是有抱负的,否则不会入行没两年就想着做大特效片,直到被唐湖提醒才意识到谬误,愿意沉下心来,与业内同行共同完成一部开拓性作品。
满座之中,终于有人出言附和:“我觉得李总分析的不错,‘万马奔腾’破产还没多长时间,咱们也应该吸取教训,考虑考虑别的。”
他说的“万马奔腾”同样是电影公司,虽然是从广告行业发展而来,但曾经投资了几部颇有名气的影视剧,只可惜没有规划,终究走不了太远,为了利润狂签对赌协议,一朝崩盘,只有破产的份儿。
“考虑什么?”
郑山卿收敛几分态度,低哑地开口:“……就是稍微聊了聊选角话题,我也没打算非要用谁,只是跟制片人还没谈拢,李公子又有意见了。”
“……”
其他人一脸无奈。
郑总,为什么不要薪月的明星你自己心里还没点数吗?都快把同行得罪光了,现在装什么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