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释灵阴阳录> 第122章 第 122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 第 122 章(2 / 2)

客人恍然点头:“原来是这样,这赖家主倒是个大孝子。”

面摊老板十分同意这话,“那可不,老家主去世快十年,年年都这样,没有半点懈怠。且每年这个时候的前后几天,赖家都会设置粥棚,这附近的穷苦人家都记着这个日子呢,一到这个日子,就拿着碗过来打粥,可以给自家攒下几天的口粮。”

客人听了,连连夸赞赖家主有慈悲怜悯的心。

因就在旁边,所以这番讨论顾九和邵逸也听个一清二楚,因为施粥这个事,赖家主还在他们心里留下了印象。所以当他们清理完那个标记点回到镇上修整,听说赖家出事了后,第一反应就是那个赖家主所在的赖家。

顾九就顺势仔细打听,得知确实是他们之前听过的那个赖家。

说到赖家这次出的事,就不得不说一下赖家祭祖的习俗。

顾九和邵逸他们祭拜祖师爷等,是直接烧香烧纸,自办一场科仪法事。但有很多人家,会选择“坐尸”。

坐尸,在祭祀时代替死者受祭的人,称为“尸”。

赖家选择这样的方式来祭拜先人,自然也需要能充当“尸”的人选。他这次祭拜的是他的父亲,那充当者,只能是他父亲的孙子,也就是他的儿子。

《礼记·曲礼》中有段文是这样说的,“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此言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

顾九以前见到“君子抱孙不抱子”时,只从字面意思理解为这是一种教育模式,讲究父亲不抱儿子,只抱孙辈,这也是从感情的角度理解的。但联系原文,可见这句话其实是从文化角度来看的,这句说本身说的是祭祀先人时的一种礼仪,这种礼仪就是坐尸。

所谓的“君子抱孙不抱子”说的就是祭祀时,由孙充当“尸”,如果充当的孙辈年纪太小就需要让人抱着继续充当被祭的尸,没有孙子,选血缘关系最近的同宗孙辈也是可以的,就算自己的儿子会坐也绝对不行。之所以不行,是源于这里的宗法制度——昭穆制度。

人活着要论资排辈,死后也一样。昭穆制度,是以确定死后辈分来排列墓地的规矩和次序。例如赖家第一位先祖的排位居中,第二代祖宗就是昭,排位在左边;第三代祖宗是穆,是第二代的儿子,排位在右边;第四代又是昭,排在左边……于是左昭右穆依次排序下去,孙子就与祖父属于同一列的,这样长幼有序,亦知道亲疏远近。

选择“坐尸”祭拜先人,面对充当了已逝父亲的儿子,你是父亲也得老老实实磕头。

赖家祖辈祭拜先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每逢自己的祖父忌日,祭拜时便是年已四十的赖家主,也需要充当“尸”。

这次对老家主的祭拜,本来充当“尸”的是赖家主已经年满十岁的大儿子,但仪式开始的头几天,大儿子忽然病了,病得昏昏沉沉的,于是赖家就临时决定由赖家主才五岁的小儿子充当“尸”。

本来嘛,换来换去其实也都是赖家主的儿子,老家主的孙子,论理是不会有问题的。可祭拜当天仪式开始后不久,安安静静坐在椅子上接受大家祭拜的小儿子,忽然中邪了一般疯狂吵闹起来,对着赖家主又哭又骂,骂的什么却始终听不清,一通鸡飞狗跳后,小儿子也病倒了,病得比大儿子还重。大儿子虽然不精神,好歹能说话能下地能吃饭,小儿子是直接晕倒在祠堂里,之后怎么都醒不过来,喂药都喂不进去,眼看着就出气多进气少。

赖家这件事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整个小镇的人都知道,都说往年充当“尸”的是大儿子,突然换人惹了老爷子的不痛快,老爷子发脾气,留下惩罚所以小儿子才昏迷不醒,大家猜测着,估计什么时候老爷子气消了,小儿子也就醒了。

可谁知道老爷子什么时候消气呢?他都死了,又不肯托梦讲明原由,说不定他气还没消,小儿子就死了呢?

赖家主不敢赌,小儿子的娘亲丽娘也不敢赌,不是守着儿子哭,就是闹着让赖家主想办法。赖家主也心疼才五岁的儿子,找来附近的神婆、术士,希望能和老爷子沟通沟通,可这些神婆、术士平时看着挺有本事的,临到他家这事,没有一个人有办法。

被这事儿愁的,赖家主嘴角起了好几个燎泡,又不敢怪罪自己的父亲,焦躁得不行,只得一直吩咐下人,让他们出去尽快找些有真本事的道人术士回来。

下人自然也十分努力,可这道人术士,即便是骗子,也不是人人都当得的。找来找去,将小镇附近都翻了个遍,都没找到可以解决这事的人。

顾九和邵逸就是这个时候上门的,他们听说了赖家事的来龙去脉,直接就过来了。

虽然他们俩过于年轻,被所有赖家人都怀疑是骗子,不过眼看着家里的小少爷在短短几天瘦得两颊都凹进去了,众人只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将两人迎了进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