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苍国也不想寒了武国君臣的心,派出了严华再次出使武国。
对此,严华欣然前往。
他已经六十岁了,这两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之所以一直坚持着,就是因为想看到苍国一统天下,功成身退,能够青史留名。
说服武国,就等于是给他的做官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武国会不归降,严华并不担心,毕竟诸国联军战败,只剩下一个苟延残喘的魏国,若是苍国铁了心要覆灭武国,武国根本招架不住。
毕竟,武国君臣也并非是那种野心勃勃有远大抱负的君臣。
四月初,严华带着皇帝杨沐亲笔所书的国书,抵达了武国皇都武城。
碍于官职的确不高也不低,未避免武国皇帝误以为受到了侮辱,严华在见到武国皇帝时解释道:“此番本该是两位丞相大人亲自前来,奈何孔大人年势已高,近期有疾病在身,不便前来,所以由严某这个外交部尚书代为前来,还望陛下莫要见怪。”
“岂敢岂敢,严大人言重了。”武国皇帝连声说道。
平心而论,此时此刻的武国皇帝,心里只有放松,哪里还有什么不满意?
他要的,就是一个苍国的态度,目前国内人心浮躁,他这个皇帝说实话已经没有什么权威可言,要不是要掌握有兵权,恐怕每日上朝都没什么人听了。
更何况,严华的地位在苍国并不低,外交部在苍国是一个很重要的衙门,严华这个尚书放在其他国家妥妥的上卿身份,他一个即将献降的皇帝,又岂会感到什么侮辱。
最关键的是,武国皇帝此刻最在意的,根本不是这点面子问题,而是实际的利益,即苍国皇帝该怎么安置武国皇族和贵族,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爵位。
想到这里,武国皇帝小心翼翼地询问道:“严大人,且不知陛下他……是否同意了我武国的恳请?”
所谓恳请,即是善待武国君臣,赐予一些食邑给武国君臣。
这些,早在归降书中,就早已经写明。
严华闻言连忙说道:“武皇陛下放心,您所提出的条件,我大苍皇帝已经允诺。”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杨沐亲笔所书的国书,递给武国皇帝。
武国皇帝连忙接过国书仔细观瞧,只见在国书中,苍国皇帝杨沐明确给出了武国君臣在投奔了魏国后,所能享受到的规格待遇。
比如,直接将整个武城赐给武国皇帝作为采邑,并且赐予了一星公爵的爵位。
而其余的一些武国王爷,都获得了大大小小的爵位,赐予了一些小城池作为食邑。
这个待遇,可以说是开了苍国赐封的先河,显得尤为特别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