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常年行走在外的,都是穿油衣。
所谓的油衣,就是用丝绢一类纺织品涂上油后做成的,油衣避水性好,也方便覆盖东西,若是用作寻常的商品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但是水泥这种东西,遇到水就会变硬,失去功效,商人也不敢冒这个险。
再加上,目前各国崇尚用糯米当糊料修建宫殿,皇族对水泥的需求其实并不大。
楚国皇帝敢这样做,的确算是敢第一口吃螃蟹的人了。
“贵使为何不多购买一些?水泥可是好物,我苍国亦有不少存货的。”杨沐循循善诱。
“这……陛下有所不知,两国路途遥远,不比苍国有水泥弛道,在运输方面,可能有些困难。”屈丹有些迟疑,又道:“况且这水泥也不便宜,我大楚虽富,也难以买得下来太多。”
杨沐约莫明白了,这楚国肯定是要这三万袋水泥,去修筑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地道和天牢,或者皇宫的宫墙之类的,当即他也不再劝说,毕竟由于技术垄断,这三万袋水泥的售价也达到了十几万两,也算是一比不小的进账了,只要他们体验过后,一定会这种东西着迷的。
同时,他在心里琢磨,油纸这种东西,也该面世了。
有了油纸之后,以后糊窗户和做油纸伞之类的,都能方便很多,老百姓也能将它作为一种包装,用来包裹油腻荤腥之物。
这种技术并不是难,只要知道了方法,普通人都能做。
但是,它的原料却是纸,目前也就只有苍国掌握着制造质优价廉大白纸的技术了。
到时候,纸的作用就不再是信息的载体,普通平民也是大量需要的。
至少,油纸伞是必须之物,家里的窗户,用油纸封住,也有更好的透光性。
忽然,杨沐又想起了什么,道:“贵国既然要开设学堂,我苍国也有配套的教材,不知贵国可感兴趣?”
屈丹有些无奈,苍国皇帝简直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才刚刚谢绝了水泥的事,就又陷入了另一个问题,问题又落到了教材上。
说实话,屈丹对苍国的教材是很感兴趣的。
但是,这是苍国特有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学堂的核心,他一直没有开这个口,如果这次出使,能够把教材的事也敲定,那就是圆满成功了,哪怕除此之外什么事都不用干,回去之后皇帝陛下也会对他另眼相看。
“不知皇帝陛下,准备用什么价格,将教材售卖给我苍国?”屈丹小心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