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吸了一下鼻子,“几天没洗头了?”
周羽知道会见到枣儿,临来前沐浴更衣,还专程到镇上的美发店打理了头发,他自信身上不会有异味。
周羽笑笑,端起酒杯向王超敬酒,“王所长,我代表满主任向你致敬。”
“笑话,向我致什么敬,满主任英雄救美,该向他致敬才是。”
王超没有端酒杯的意思。
陶三喜说:“王所长没喝酒,我陪你一杯。”
周羽不理会陶三喜,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说,“不管王所长喝不喝酒,我得把满主任的心意带到。”
枣儿说:“他就在外面坐着,要你带什么心意?怎么,他的腿被打折了?”
枣儿说出了王超的心里话,他顿时觉得痛快无比,问陶三喜,“朵山的酒场规矩是什么来着?”
陶三喜一点就透,说:“带酒要先自饮两杯,周主任,入乡随俗,按规矩来吧。”
周羽并不说话,果然又干了一杯。
枣儿拿过酒瓶亲自给他倒酒,周羽激动起来,赶紧端起酒杯说:“谢谢,谢谢……”
“朵山的规矩,酒桌上不提‘谢’字,说一个‘谢’字喝一杯酒。周主任请吧。”陶三喜说。
周羽惊讶地问:“还有这个规矩?我怎么不知道?”
“这不就知道了么。”
“什么道理?”
“能坐到一起喝酒的就没有外人,既然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朋友,当然用不到‘谢谢’二字。说‘谢’字表明你见外,没把我们当朋友,所以要罚酒。”
这通理论看似有些强词夺理,却挑不出毛病。酒桌上本没有真理,一旦有人要追求真理,那就只能拿酒量说话。
周羽看出王超想灌他酒,可又不肯认怂,便硬着头皮一口气干了四杯白酒,然后想尽快撤退。
“王所长,咱们改日再聚……”
陶三喜说,“你的眼睛不小啊,怎么眼里只有王所长?我们这几个不够资格做你的朋友?即便我们不够资格,庄书记也不够资格吗?”
枣儿再次给周羽的杯中倒满酒,说:“敬陶支书两杯酒吧,他管着三个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