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的时间,方翠翠变化巨大。她竟真的学会了使用电脑,会自己上网,和父母对话间透露出来的内容也显示着她超越父母的见识与观念。
现在的她,连云辉感觉和同龄人差不多了,闲聊中展露出的模样,就像他身边的每个同学。
方翠翠走后,连云辉忍不住说了一句:“她变化挺大。”
这句话勾起了连大叔的回忆,他也生出许多感慨:“刚见到她时,像个小乞儿,现在是个漂亮的大姑娘了,其实也才一年呢。”
陈姨摇头:“生在山里命不好,想念书都不能念,你高考那段时间,我总是觉得你辛苦,其实看看翠翠,你们这些学生也没那么苦了。”
连大叔拍拍儿子的肩膀:“你别的都好,太不会说话了,你看翠翠性格多开朗,以后出去上大学,还是要学会和人打交道。”
陈姨吐槽丈夫:“还不是像你,要是像了我,就不会这么闷葫芦了!”
想到陈姨逢人能唠十分钟的性子,父子两个全都笑了起来。
陈姨又关心儿子:“上午在车间做得累吗?”
连云辉揉了揉手腕,其实挺累的,而且太枯燥了,不过才半天,倒也不是坚持不下去:“还好,不累。”
但这话也不过是安慰父母而已,当他在车间干了一个礼拜,他就感受到流水线工人的不容易了。
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说加班就要加班,一周做六天,休息天还可能被通知继续加班;车间噪音很大,轰隆隆的,干的活却是不停地重复,人都做得麻木了;他觉得自己仿佛成了一个机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工作、吃、工作、睡,连一丝放松和娱乐都找不到时间。
更别说工作期间犯错招来主管的斥责、罚款等等人际上、金钱上的委屈。
他终于深刻体会到了方翠翠说的,工厂干活不容易。
其实连云辉也是赶了巧,正好遇到工厂每年的忙季,不只是他这样,方翠翠这些日子一样忙得脚不沾地,复习的计划一度中断。
不仅如此,今年她的岗位有了变换,以前贴标签不费体力,现在的工作却很累人,一天下来腰酸背痛。
一天只有24小时,工厂的工作占去了十几个小时,学习又不能长期中断,方翠翠只好将一些要背诵的东西抄写在小本子上,吃饭、上厕所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背一背,做流水线的工作时,一边干活一边背单词、古诗文或者政治考点。
下工后,工厂厂区大灯很亮,她洗漱完拿着书去路灯下看一个小时,再轻手轻脚地回到宿舍,与室友们一同沉入梦乡。
连大叔他们不怎么遇见方翠翠,但每次遇上都看到她拿着个小本子在那边吃饭边看,连云辉有时候坐她斜对角,抬眼就能看到笔记上眼熟的单词。
这时,他内心的复杂几乎难以用言语描述。
这样刻苦求学的人,大概只有书里才见过吧,甚至因为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他都不知道,居然真的有人还会这样既求生存又求学。
有一次,听到父母关心方翠翠身体,他忍不住说:“大专文凭找工作也不容易,为什么不试试做个什么生意,摆个摊开个店什么的。只要能赚钱,学历也不重要。”
陈姨立刻反驳儿子:“学历怎么不重要?读书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