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眼下,她嫁来几天,早就发现总有什么人用信鸽和丈夫联络了。
但她也想着,男人总是忘性大,她努力努力,将他心里那一抹影子抹除掉,替换成自己,不就好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魏嘉音回去了她的小院。
*
朝廷虽然采取了及时的医疗策略,但架不住南来北往的人相互走动,反复传染。大臣们为了这件事,天天议论得焦头烂额的。
魏嘉音的家族中,就有不少人负责带领兵马护送太医,排查身上有时疫的人。有时琐事一多,就干脆住在营帐里了。
家里的男人全部不在,不免有那么几个女人无所事事,四处串门,魏嘉音也跟着她们一起,偶尔聚会。
长辈们无不传授御夫之术,魏嘉音仔细听讲,暗自记在心里。
到八月初,北上回京的大军停靠在了距离京城大约二十里以外的地方,天隆帝改乘寻常金龙御车,前往京城。
由左右丞相带领,留守京中的百官纷纷前往拜见迎接。城外平原路口,人头攒动而又整整齐齐地站满了人。人们事后听说,那个场面十分盛大。
长长的队伍像一条龙似的,由卫队开路,依次进入城中。但是大街上却几乎没有围观看热闹的百姓。明黄色的榜单还贴在城门上,天隆帝只需要轻轻揭开车窗,就能自己看到。
天隆帝当然也听说了眼下包括京城在内的许多州郡,都爆发了时疫的事。阴韧和顾屏两人,将这件事情处理得很好。官府开放粮仓,派出太医、募集民间郎中,患病的百姓也都尽可能被集中到一处,降低时疫风险。
但是庞大的医药支出,仍然叫朝廷承受不轻,加上天隆帝在位以来,大商穷兵黩武、皇帝四处修建行宫、疏通运河,国库就是有再多的银子,也一下子瘪了下去。
天隆帝知道,以国库现有的钱粮,他不能再对戎国用兵了。
这么一想,不甘心变老的皇帝心中闪过一丝遗憾。虽然这一次出去,他算是打赢了,但戎国健在,终究还有死灰复燃的机会。
百官将天隆帝迎接着返回皇城,皇宫之中先是摆了简单的宴席,用过饭菜填饱肚子,天隆帝坐到大殿高处。两位丞相在下方禀报皇帝不在京城期间发生的大事。
天隆帝自然最关心才不久之前出现在京城之中的“夏末皇孙”。
“丞相能否和朕说一说,这是怎么回事?”百官就没有几人不看向队伍最前面的位置的。
或者……说得更具体些,他们是在看阴韧。这才是那负责管事的。
顾屏一副因为年纪大了,像是昏昏欲睡的样子。他心里发笑,这些事,皇帝就是奔着阴韧去的,和他可没有关系。
他脑子里想起小徒弟林茜檀跟他开玩笑一样说过:“这次陛下回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会问起之前京城里那几天动乱的事。阴相大权在握,这是奔着他去,但老师也有可能被牵连。”
林茜檀建议他装一副老态给天隆帝看。他为了逼真,干脆熬了熬夜。
天隆帝一看他那满脸褶皱又疲惫的样子,果真是跳过了他,只看阴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