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祖母,也就是卫谚的外祖母病重,薛素衣得回家照料,已经几个月没露面了,本来沈迟意觉着烦人精走了还挺轻省,现在她巴不得薛素衣回来看好卫谚,让卫谚没空过来烦她。
卫谚反倒怔了怔,蹙眉道:“跟她有什么关系?”他又打量了沈迟意几眼,双眼微亮:“你莫不是在吃醋?”
沈迟意捏了捏眉心:“世子休要胡言乱语。”
他心情愉快,唇角微勾:“别吃这些没影的飞醋。”他自打发现自己对沈迟意有意之后,原本不开的情窍也如同被打通了似的,凑在她耳边低语了句:“我心里的人是谁,你还不知道吗?”
他说完也有点脸红,不等沈迟意回答,低咳了声,也不走大门,纵身一跃,就从屋顶上飞掠而去了。
......
受宗室影响,魏朝笃信佛道之风浓重,光是烧香礼佛还不够,众人还约定俗成地定了个放生日,从达官贵人到平头百姓,每到清明节前,便会就近择一寺庙,放生家里的家禽家畜,以求这等善举能获得神佛庇佑。
春秋观的香火一直平平,不过道观倒也不靠香客赚钱,这回大概是沈迟意进入道观的缘故,不少女眷想来见一见这位被发送到寺庙里的侧妃,因此到了放生日这天,春秋观外已经是贵客云集。
一直以来,春秋观的逼格排场虽然高,但在观里的人手却不多,沈迟意见观主和道姑因为自己忙的脚不沾地,心下歉疚,也拉着沈若渝帮忙。
她正在正观帮忙,就听沈若渝轻轻哎了声,她拍了沈迟意一下,指着蒲团上一个仆妇打扮的中年嬷嬷:“你看,那个是不是大姑姑的陪嫁嬷嬷?她怎么会在蜀中呢?”
沈家姑母是沈泽的嫡妹,也是沈迟意的嫡亲姑姑,嫁的也是门当户对的望族,夫君在保宁做知府。沈泽才智双绝,一路平步青云,相比之下那位姑父的官运就平平了,柳姑父虽和沈姑姑感情平平,但对沈泽和沈家小辈倒还是亲厚的。谁能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敦厚好人,却在沈家出事后的第一时间和沈家划清界限。
要不是沈姑姑作为出嫁女不会被牵连,她膝下又有嫡子做依靠,只怕柳姑父立时就要给她一碗毒酒,再报个急病了事。但即便如此,沈姑姑也吃了不少苦楚,她当初有意把举目无亲的沈迟意沈若渝接到保宁,结果直接被柳姑父给关了起来。
保宁是四川辖地,不过离蜀中却甚远,沈姑姑的陪嫁丫鬟怎么会到这儿来?沈迟意正要上前细问,奈何人流太多,直接把那位中年嬷嬷冲到不知哪里了。
沈迟意无奈对沈若渝道:“回头托人打听打听吧,咱们先去放生林帮忙吧。”
她刚走到放生林,就听林边的大道上一阵骚动,一辆颇为华贵的马车停了下来,有位通身身穿浅青色立领长褙子,底下露出素白马面裙的女子走了出来,她这身瞧着素简,其实用料绣花都是上乘,衬的她容颜越发清雅动人。
来人正是姜莞,她自觉才情美貌远高于世间女子,知道卫谚被沈迟意迷了心窍之后,颇为不忿,有意和沈迟意相较一二,今日特地盛装前来,美目一扫,就落在了沈迟意身上。
姜莞一向自负貌美,但目光落到沈迟意身上时,心头也是微微一惊,又是一凉。沈迟意不过简单穿了件银灰色绣银莲纹的道袍,头上松松挽着道髻,满头乌发仅用一根玉簪定住,但即便她打扮的如此随意,依然清艳纯净至极,把周遭的衣香鬓影都衬成了庸脂俗粉。
这已不是姜莞第一次见她,但仍是觉着心头发堵,觉得沈迟意的素净打扮,更显得她满头珠翠十分小家子气。
姜莞被嬷嬷扶着到了放生林立,观主便宣布放生仪式开始,这放生林通着后山,后山又连着一片茂密山林,若在此地放生,这些野物便会直奔后山。
好些显贵为显身份,都主动买些名贵品种再拿来放了,那些名贵品种的动物要么是外来物种,要么是存活能力低的宠物一类,估摸着一放生就要沦为其他野兽的美餐。沈迟意对这种破坏当地生态的行为不敢苟同,不过这时候出言那就是杠精了,她默默闭嘴。
姜莞是巡抚千金,在场的女孩们没有身份比她高的,其他人便主动退后了几步,笑:“姜姑娘先请。”
姜莞命人牵了一只一看就是特意买来的昂贵白鹤,走到直通后山的竹林里,忽然见竹林里锁着一只黑白相间,有两个黑黑眼圈,憨态可掬,浑身毛茸茸的动物,她瞧这动物可爱,忍不住轻轻咦了声:“这活物倒是稀罕,我怎么从来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