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刘聚突然将这个话题抛向自己,自己可得小心应对。
就在这一瞬间,杜黑子的脑子不知转了多少圈。他心里清楚,常遇春是刘聚的师弟,张思淑是刘聚的师妹,这三人的功夫他都领教过。自己根本不是他们中任何一人的对手。
那唐勇是四川唐门之人,肯定不会在锥子山长待,过不了几天就会走。
但常遇春、张思淑肯定会跟着刘聚在锥子山长待,这二人的排位必须在自己之上,否则自己还是处于危险的地位。
想到这些,杜黑子清了清嗓子道:“大家稍安勿躁,先听我说。”
众人见他要说话,都静了下来。
杜黑子接着道:
“感谢大头领的信任和众兄弟的抬举,我当二当家确实不合适。
我们锥子山以后要发展壮大,一定要有坚强的领导,还要靠大家齐心协力。
我看常遇春兄弟当二当家最合适。常兄弟的武功与刘大哥不相上下(其实是比刘聚高,但他总不能说老大的武功还没有下面兄弟的武功高这种话),而且有勇有谋。
这二当家的位置也是十分地重要,好多事情都要靠二当家替大头领来分忧解难。今天在场的我认为常兄弟是最适合当二当家的。
既然说到这,我就再厚着脸皮帮大头领谋划谋划。我看张思淑妹子当三当家也是最合适不过,能力武功那都是没的说。而且他们师兄妹三个的顺序也没变,以后叫起来也顺口。
这四当家嘛,我认为让唐兄来当(杜黑子心里清楚,唐勇不会在锥子山长待,但别人毕竟是跟刘聚一起上山的,功夫也好,就算他不当,但这客套话还是要讲的),唐兄是四川唐门的人,那功夫也不是盖的。
我嘛就厚着脸皮向大头领讨个第五把交椅坐坐,你们看怎么样?”
此言一出,那帮老锥子山的兄弟,忙附和着称“有道理”。
这时,唐勇站起来发话了。他道:
“刚才杜兄的这番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
常遇春当二头领,思淑当三头领,我看是最合适不过了。
至于我嘛,多则三、五日,少则一、二日我就要启程回四川了,他日是否还有机会重回这锥子山一游都成问题。
我提议就由杜兄当这四头领,大家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无论是老锥子山的兄弟,还是跟刘聚上山的兄弟都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