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样,那我就先回去了。”赵祯说着就要转身离开。
“是太子来了吗?”殿内传来皇后的声音。
赵祯应道:“母后,儿臣已经好了许多,特意过来给您请个安,让您放心。”
“既然来了,怎么不进来?”
“是。”赵祯应了一声进门去。
丁夫人早早已经起身,见了太子忙行跪拜大礼。赵祯先给刘皇后行礼请安之后,方对丁夫人说:“夫人起来吧。”
“臣妾今日行事莽撞,差点害了太子殿下,臣妾心中惶恐,在此给太子殿下赔罪了。”丁夫人跪在地上继续说。
赵祯端着太子的仪容很是谦和的抬了抬手,说:“夫人言重了,您也是为了锦妃娘娘腹中的龙胎着想。想来父皇在天有灵也会十分眷顾这个尚未谋面的孩儿的。况且本太子并没什么不妥,不过是虚惊一场罢了。夫人请起吧。”
“太子殿下宽宏仁慈,是臣妇的福气,更是我朝万千臣民的福气啊!”丁夫人又磕了个头,方缓缓起身,又向刘皇后说:“皇后娘娘跟太子殿下说话儿,臣妾就先告退了。”
“你去吧。锦妃那里尽管放心,本宫会用心照拂的。”刘皇后微微地笑了笑,看着丁夫人退下之后,方朝赵祯招了招手,说:“坐过来,让母后看看你的脸色。”
赵祯应声上前坐在刘皇后身边,刘皇后借着灯光仔细看了看赵祯的脸色,满意的点头,又叹道:“嗯,这会儿看上去还好。之前你忽然晕倒,可把为娘吓坏了!你父皇刚走,咱们孤儿寡母的正没了依靠,你若再有个什么,本宫这后半辈子可怎么过呢!”
“母后放心,儿子没事的。不信您看……”赵祯说着,站起身来在皇后面前转了个圈儿。
“好了好了!”刘皇后拉了赵祯在自己身边坐下,又叹道:“那个忘忧,你喜欢就把她留在身边吧。为了这么个小丫头,你做了多少糊涂事了?居然还跟锦妃动手,你真是……本宫平时对你的教诲都忘了?”
“母亲的教诲儿臣不敢忘。只是儿臣也看不惯锦妃的霸道不讲理,宫女也是人,动不动就打,闹的后宫吵吵嚷嚷鸡犬不宁的。何况当时父皇还在病中,她都不知道积德积福,实在不像是丁大人的嫡生女儿。有失我朝礼仪之邦的风范。”
“好啦!知道你不喜欢她,我也就放心了。你又何必给她扣这么大一顶帽子?”
“母亲难道没听见宫中的流言吗?”赵祯眨着眼睛问。
刘皇后立刻变了脸色,低声斥道:“什么流言?你父皇尸骨未寒,不许胡说八道!”
赵祯立刻闭上了嘴巴。刘皇后见他乖巧,又叹道:“等你父皇的棺樽入了皇陵,就要操办你登基的大事了。你有什么打算?”
“儿臣能有什么打算?一切都听母后安排。”
“你如今还小,还是以学业为主。前朝政事有你贤王叔和丁巍等几个老臣操持着,本宫也算放心。今儿你四哥来见本宫,说收到家书,吴王已经在弥留之中,他要立刻赶回封地去。原本还以为他能给你做个帮手,如今看来也是不能了——若吴王离世,赵承渊继承王位,就该留在封地,不能回京了。”
赵祯想了想,方说:“四哥从小在京中长大,人品性情都是信得过的。即便是继承了王位也可调回京中任职,民间不也说,打虎亲兄弟么?四哥自幼在宫中读书,深受母后恩眷照顾,心中应该也是感恩的。如今父皇驾崩,朝中正是用人之际,母后又何必拘泥于一些陈规?”
“太子果然是长大了,学会考量这些事情了。很好,本宫很欣慰。”刘皇后笑着摸了摸赵祯的肩膀,其实她心中所想自然跟赵祯不同,之前她多少有些防着赵承渊,是因为赵承渊身上流着沈家的血,沈德妃又把娘家侄女嫁给他亲上加亲,他自然跟未央宫亲近了些。如今皇帝已经驾崩,赵祯即将继位。而自己作为太后自然会手握朝政大权,也更需要有新的势力来制衡贤王,老臣甚至是眼前的太子。所以算来算去都觉得赵承渊可用。
“母后劳累了一日,想必身上也乏透了。三日后父皇的棺樽送往皇陵的事情还要母后操心,时候不早了,儿子就不在此叨扰母后了。还请母后早些休息,保重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