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始终没能烧过他的身子,他死后仍然阻挡了大火的蔓延,用自己被烧掉一半的身体阻挡了火势的蔓延。
得知情况的战士们都赶到了,处理好信号堆以后大家抬着他下了山。
遗体就停靠在医院门口,战士们想让大家都知道,知道一位伟大的战士离开了,一个亲切的战友永别了。
询问过情况以后,院长用沉痛的语气向大家讲述了这位红*军战士的事迹,只要是清醒着的,所有的人都出来了,不能走动的也让护士、战友搀扶着出来了,他们在给一位伟大的红军,一个战友送行。
残破的身体,半焦的躯体,安详的面容,还有那紧握在手里、已经不能分开的冲锋枪。
这就是他最后留下的。
——————————分割线——————————
送到老奶奶这里的是一个噩耗、一盒军功章、一些简单的遗物、还有一封没有寄出的家书。
俞奶奶知道老伴儿会有这么一天,但她没想到会来的这么突然,骤然而至的打击让她苍老了不少。老伴儿的后事按照她的要求在在家里办理,遗体火化以后会运回来安葬在县烈士陵园里。
上面有询问烈士遗体可以不用火化直接拉回来安葬,但俞奶奶说:老伴儿一辈子都是党*员,现在还被授予了英雄,不能在最后的路上给他抹黑,给国家添麻烦,这也是他自己提出过的要求。
老奶奶很清楚国家现在面临的困难,不能因为是自己老伴就要求搞特殊,让国家专门腾出位置安排往回运。战场上那么多牺牲的战士,都是国家的儿女,谁都不会搞特殊化。
老伴儿离开后留下了两个儿子,老大十九,老二也十六了,亲人离开的打击也只能靠抚养两个儿子健健康康的长大来缓解了。
因为老伴儿的事迹,县里对她们家很是照顾,两个儿子也争气,用优异的成绩相序考进了大学,家里一片欢喜,老奶奶也开朗了不少。
但没过几年,又有邪恶势力搞事情了,两个儿子于是一起瞒着母亲报名参了军,并且强烈要求上前线,想要学父亲一样,当一个英雄。
虽然都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了,但他们特殊的情况还是让人把消息传给了老奶奶,让她劝劝,退出是不可能,看看劝了是不是能在后勤部门贡献一些力量。
老奶奶把两个儿子叫了回来,没有苦劝,也没有哭喊,只是很平静的问他们自己怎么想的,有什么打算。
看着苍老的母亲平静的问出了问题,兄弟两人很是愧疚,但还是没有改变初衷。商量了许久,决定老大继续申请去前线,老二看情况再定。
既然有了决定,两兄弟很快辞别了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回了部队,外面事态紧急,容不得儿女情长。
很快,国外势力展开了动作,种花决定给予强烈的反击,打退他们邪恶的进攻,也打醒他们那些可笑的幻想。
两兄弟所在的部队被调动了,训练完成以后两兄弟巧合的被分在了一个部队,老大是主战团,老二是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