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凉衣把背篓放地上,把野鸡那了出来,找了一根绳子把野鸡给拴了起来。听见王氏担心,就劝慰道。
“希望吧,你奶奶这个人呀,说不好吧,也没有做什么大恶的事,说好吧,就是脾气上来什么伤人的话都往外说,全凭她自己的性子来。着急了还会动手,你爷爷又不管家里的女人的事,除了你二婶,那个没在你奶奶手底下挨过打,挨过骂?”
王氏说起来就是满满的悲苦之色,眼眶都有些红了,那里面心里的苦闷,憋屈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
要不是谢文福对她还不错,又有几个孩子在,她就觉得日子都快要过不下去了。
“娘,现在我们不是分家了,你也别再想过去的事情了。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谢凉衣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慰,这些她都知道,只是以前她人小能力有限,能做的就是乖巧懂事,不给父母惹事,让周氏找不到借口为难父母。别的就算她再看不惯,也无能为力。
“娘知道,就是发发牢骚罢了,好了,先吃饭吧,下午应该就有人来了,这柿子村里人也就一直是放软了当零嘴吃,你说这柿饼真的能行吗?”
王氏还是有些心疼钱,就怕谢凉衣这个生计不行,柿子分量重,一斤就两文钱,她就怕柿子烂在自家手里。
“娘,你就放心吧,我去喊妹妹他们回来吃饭了。”
谢凉衣给了王氏一个肯定的眼神,就撒腿跑了,不想再听她唠叨了。
果然,下午就有人陆陆续续的往家里送柿子了,斤数都不多,可能先来打探情况的。
“他婶子,你这是有多少都收?”
一个老大娘把手里的篮子递给王氏,和她一起过称,眼中都是好奇的打量,看着地上摊着的柿子,就有些相信了。
“大娘,你就放心吧,我们家的信誉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做过假,是不是?”
“呵呵,那倒是,你们家文福可是最令人信服了。”
“大娘,这是二十文,您收好,再有了还可以送过来。”
王氏笑了笑,忍着心疼拿出二十文给了老大娘,脸上的笑容确实不减。
唉,相公都说了能相信闺女,她也相信,可是眼看着这铜板“哗啦啦”往外流,就是忍不住心疼。
一下午,就都在称柿子了,弄得王氏腰酸背痛的,坐在凳子上不想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