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讲究的地方很多。
毕竟这其中有题材的局限性,以及石头结构的局限性。
并不是你想要什么样的题材,你就能够雕刻什么样的题材。
一定要根据石头结构的本身,然后寻找一些可行性,在让自己的雕刻技法,让其得到升华。
这块硕大的和田白玉山料,陈洋反复的琢磨了很多天。
皮壳是两面不同的黑色和黄色两种。
黄色类似糖皮一般,滑腻透亮。
黑色皮壳,则是有着一些杂质的‘沁色’在里面。
沁色,是年头比较久的石头,常有的一种现象。
年头越久,沁色就越严重。
科学的叫法其实就是,很多地面层的矿物质或者铁秀,进入到了石头的内部,所产生的一种颜色。
最后经过长时间的风华,形成了一种很天然的美感。
除了两个皮壳之外,就是里面雪白的玉石白肉了。
这三种颜色,按照陈洋此时的灵感。
基本上应该可以将场景表达出来。
可以雕刻一个小山,山上面有一处墓碑,周围有黑色灰白的山水。
而蹲在墓碑前的女生,眼神憧憬的仰望天空。
那是橘红色的光辉,夕阳下的温暖。
山景和墓碑等等,用黑色的皮壳可以雕刻出来。
夕阳的颜色,和周围的气氛,则是用玉石的黄皮代表。
然后就是最关键的女生了。
玉石内部纯白的肉质,陈洋觉得雕刻一个女人的侧脸,应该最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