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后来那个兄弟单位又反悔了,说是顾忌政治影响,这样特殊的东西不好随意处置。
结果最后越拖越完,到现在,连物资公司都不再对像章感兴趣了。
人家同样有特殊性的顾虑啊。
而且还嫌弃各种像章材质不一,处理起来麻烦呢。
所以如今,证章厂也就指着各个中学的校徽业务充当主要营收来源了。
虽然近年来,还增添了为旅游景点做点机制的景泰蓝纪念章的业务。
可惜这个新业务的产品太糙,不比手工精美,卖的不好。
像宁卫民他们送来的这笔业务,现今就算难得的大活儿了。
好不容易遇见了,证章厂还不积极吗?
说白了,证章厂是完全把宁卫民和乔万林当成了他们穷途末路时的“扶贫款”,自然感激满满啊。
要不说上赶着不是买卖呢?
证章厂的人从上到下都没什么心眼,看见有活儿就高兴。
连厂长在内,有一个算一个,是问什么说什么。
不问他们的,自己还往外掏呢。
可问题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宁卫民是什么人?
这家伙脑子里永远打着算盘,还长了个能闻见好处的鼻子。
一知道证章厂积压了大批“像章”就动了心思。
他哪儿能错过这样的好事儿?
活儿谈得差不多了,他也不说签合同,非要吊人家胃口一下。
提出去先去库房里看看那些积压的像章,结果这一看还真被惊着了。
一间二十平米左右的库房,差不多是满的,从地上到房顶摞得全是一个个的麻袋啊,至少二百个。
而且好多都被耗子给啃破了,漏出了不少徽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