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喝了宁卫民刚才给满上的酒,又吃了宁卫民给布在碗里的菜,之后满意地胡撸着嘴说。
“再跟你说个事儿啊,可能更不受听,那你也得听着。就是你的言行举止有毛病,得改。”
“首先,你说话市井腔调太重,是标准的京油子味儿,难登大雅之堂。过去,只有太监才这么说话。那些真正有身份的人,一听就厌恶、肉麻。你这么一开口,就暴露了你出身于社会底层。”
“真正的京城话,其实是京白,也叫官话。那是一种京腔京韵,端正大方的国语。不见得非得咬文嚼字,出口就是成语典故。但也绝不该带有贫气、痞气和油滑气。”
“其次,你说话太爱调侃,俏皮话儿一类零碎太多。日常聊聊天儿挺好,但谈正事儿就显得你心眼儿多,轻佻。”
“懂什么叫精明外露,过犹不及吗?老实人是不会愿意和你打交道的。人家担心自己吃亏。那别人都绕着你走,你还鼓捣什么生意啊?”
“你这就叫,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啊。”
应该说,这些话是宁卫民从未想过的。
不过他仔细一琢磨,好像又是这么回事。
他的前世,并没人教过他应该怎么说话。
由于受电视剧的影响,他误以为吃收藏这碗饭,越是嘴花花大忽悠,装出京大爷的范儿来,才越好。
结果吃它这套的都是平头老百姓,或是初入行里的雏儿。
还有几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主儿能被他唬住。
但他的交际圈里,真没几个上档次的人物。
以至于后来他由行商改坐商,在邮币卡市场里终于有了自己的铺子。
营业额也始终都比不了旁边几个看着买卖冷清不少的商家。
他本以为那是自己道行尚欠,大客户、老客户还需要时间和运气去积累。
这会儿琢磨琢磨,弄不好还真就被他自己的毛病给局限住了……
“……再说你的举止,一样的道理……”
康术德的话,可还没完呢,哪怕在宁卫民沉思的时候,也依然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