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牙妹因为康老夫人,早想好了要拒绝康维桢,只是话说不出来。酒肆里最多的便是酒,她于是从桌上拎了一坛子过来,道:“不如,咱们吃点子酒?”
酒壮怂人胆,拒绝的话她就能说出来了。
康维桢修好了画框,修好了床,提着只锤子站起来,环顾着这间窄窄的阁楼,一笑道:“往昔不知道你住的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心中也不觉得有什么。昨日见了一回,我心中便格外放不下,且不论你在走之前要在这儿住几天,总归将屋子收拾整齐了,床替你安稳了,我的心里才踏实。”
四目相对,葛牙妹换上了自己在酒肆里时常穿的质劣,又颜色艳鲜的旧衣服,面儿略略发黄,憔悴的不成样子,全然不是在书院里时,穿着他的宽大衣服,发髻一绾,清清素素的道姑模样。
她垂着头,长发半披,坐在床沿上,烛光洒在她一侧的耳垂上,闪着暖蜜似的光泽。此时瞧着,她贞静沉稳,尤还是当年大姑娘时的样子。
不得不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唯能移性的,就是漫长,而又叫人无望的生活了。
丈夫的死固然让她伤心,可也改变了她曾经毛毛躁躁,总是歇斯底里的性子。她又重新变回了,曾经的从容和温和。
收拾好了自己为木匠的一套匣子,康维桢道:“生意随时都能安排稳妥,便到了凉州,我也不会叫你饿肚子,就只等着你点头了。”
也不过谦言尔,他有整个渭河县最大的驮队,到了何处,都是一方首富。
葛牙妹跟着罗根旺将近二十年,掏心掏肺,在这家里就像头老黄牛一样,也没从罗老太太那儿把罗根旺的心给夺过来,便对于康维桢,也是一样的不自信。
男人都是好的,可只要一提到生他养他的娘,瞬间就得变样子。
想当初罗根旺还好着的时候,就因为葛牙妹偶尔说罗老太太一句不好,可是经常吃他拳头的。
所以,她虽也觉得康维桢好,三十多岁的成熟男子,斯文清正,温柔体贴,可他有一个做渭河县首富的娘,她又怎敢嫁过去?
送着康维桢走了,葛牙妹早没了睡意,想来想去还是干活儿最舒服,于是油灯一盏,下到窖里,三更半夜的,一个人去磨高梁皮子了。
*
陈淮安是从后门进的州府衙门,王金丹率着几个小弟,就在自家院门上等着。
陈淮安甫一进门,几个小弟齐齐垂首,压低声儿叫了声:“二爷!”
“虚头巴脑的东西,快快散了,拿着银子吃酒去。”陈淮安说着,丢了几角碎银子,就把王金丹给他找来的几个小弟全打发了。
他是想干件偷偷摸摸的事儿,可王金丹的性子,什么都讲排场,这就给他找了一溜圈儿的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