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举汉> 第四百七十章 策论 -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章 策论 -(1 / 4)

翌日,为迎接一百零一名明经科考生的到来,荆州州部正堂大门再一次轰然开启。

正堂作为荆州朝会之所,平时处于封闭状态,只有每月初一、十五朝会,及发生重大事情,刘表召群臣会议时才会开启。

此次科考,刘景已是两度开启正堂,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一百零一名考生在两名前导小吏的引领下,依次进入正堂。

刘景现在的身份其实并无资格开科取士,他不是天子,甚至都不是荆州的主政官,如今的官职仅为安远将军,领零陵太守,是以面对一众考生,他没有安坐接受拜见,而是起身下阶迎接。

刘景一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模样,但他可以不拘礼节,考生们可不敢没上没下,谨守尊卑之道,低眉垂首,齐齐拜道:“吾等拜见将军……”

刘景抬手止之,含笑道:“诸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一众考生中,熟面孔不在少数,刘景一一颔首致意,而后道:“诸君连过两试,才学超群,皆为国之英才。今天下丧乱,生灵涂炭,余不才,欲救国家于水火,解万民于倒悬,不得以应权通变,开科取士,延揽俊杰,共襄兴复大业。今日策问,不考经义,惟以政论,望诸君勉之。”

“诺。”众考生对此丝毫不觉意外。时值乱世,刘景需要的是济世之才,而非经学博士。

刘景又说了些勉励之言,随后冲考生们点点头,转身回到上座。

这时主簿蒋琬上前,代刘景公布今日策问考题:“社稷何以衰败?何以兴复?”字数当在千字以上,时间则以日昳为限。

考生们闻言顿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社稷之兴衰,这个题目太大了,哪是区区千字所能阐明,非数千字长篇大论不可。

所幸眼下食时才堪堪过半,距离日昳足有三个半时辰,考生们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作答。

有了前面两次经验,众考生驾轻就熟的领取号码牌入坐,有的人才思敏捷,立即执笔点墨,埋首疾书,有的人谨慎持重,则皱眉凝思,久不动笔。

考试时间颇为漫长,刘景可没耐心在上面缄口枯坐几個时辰,约半个时辰后,他命主簿蒋琬代替自己监事考场,便转入别室便坐休息,期间亲自煮了一壶清茶,边饮边与诸葛亮、庞统、王粲等近臣闲话正堂中的考生们。

刘景细细体味着环绕于唇齿间,久久不散的茶香,笑着问几位心腹道:“你们认为,今日谁可力压群英,问对夺魁?”

诸葛亮率先道:“崔州平出身名族,才学广博,我过去在襄阳求学时,每与其讨论天下之事,常受启发,获益匪浅,以其才学见识,诸生中无出其右者。”

刘景闻言若有所思,诸葛亮对崔钧的评价居然这么高,他当然不会认为诸葛亮是在替好友吹嘘,崔钧必然有着过人的才能。

历史上诸葛亮四友中,徐庶、孟建、石韬仕魏,尽管最终官职不高,总归还有些许记载。而崔钧也不知是早早去世还是隐居了,竟然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王粲也提出一个人选:“崔州平固然是天下英才,南阳刘恭嗣也不差,足以和崔州平一争高下。可惜其兄刘望之亦楚国佳士,却以正言直谏被刘表冤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