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整理,各式手枪就有17支,其中只有两支是自动手枪。
其中一支m1911,1924年之前生产的型号,而非改进后的a1型。
迪恩检查了一下这枪,感觉哥零件、结构都完好无损,现在都还能用。
“永强,给我几发子弹。”
相永强从腰间枪套内拔出手枪卸下弹匣,退了7发子弹出来递给迪恩——他的m1911a1是少见的新式双排弹匣大容量型,配用的弹匣这支老枪用不了。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迪恩没心急火燎立刻跑去门口放几枪,就算要试也得略微走远一点,老汉克斯的羊圈就在外头不远,枪声吓得牛羊不产奶不是玩笑。
就试了试上膛、退弹,仍挺顺畅。
除了这支点45的大家伙,另一支自动手枪相伟荣很熟悉。
不是自个以前常用而造成的熟悉,而是两辈子里,从小到老的影视剧里看到过很多次。
造型漂亮,尺寸合适,握把侧面有个“立马”标志。
检查一下,又看了看枪口,同样状态很好。
这时边上的老史密斯凑过来看了看,道:“柯尔特公司在美国本土生产的1903式7.65毫米勃朗宁,不错的枪!”
“是好枪,在华夏,以前叫它马牌撸子,属于一流货色...”
“撸子”用的是汉语发音,还特意解释了一下其意思,不然这美国人可没法理解这个具有强烈时代色彩的华夏用语。
这两支都是好枪,但对个出门都会背上支双管猎枪的山民而言真没什么用,特别是那支马牌撸子,对山民而言不仅“威力小”,它配用的非现代主流型号子弹还不太好买。
除了这两支半自动,其他的都是转轮手枪,从南美战争时期的m1860陆军型转轮,到禁酒时期的货色都有,生产时间最晚的一支是30年代版本的柯尔特m1873。
生产公司、型号多,有些干脆连三个美国本土伙计都说不上到底是什么具体型号,口径、弹长更是五花八门。
大部分裸-枪一支,有两支带着牛仔式的皮革枪套和腰带,配件最全的是居然是那支这其中生产年月最早的1860陆军型转轮,装在个漂亮且用料扎实的木头盒内,里头衬垫格内火药壶、自己动手制弹头的夹子这些原装配套小物件都在。
“这枪用的是硝化纸定装弹,这子弹要花钱买,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随时买得到,这枪设计时就考虑到可以用传统办法装弹...”
看相伟荣对这枪似乎感兴趣,还拿着夹弹丸的金属夹子看,老史密斯随口介绍了几句。
这枪刚出现时,市面上虽然已经有边缘发火式金属定装弹,但绝大多数转轮手枪还在使用分装弹药,连普通的纸制定装弹都算先进。
而这硝化纸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转轮手枪的传统装弹方式,这对早期的转轮手枪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硝化纸这种特殊纸张非常易燃,燃烧后还几乎不会留下什么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