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宾服务部,华夏公民不能进。
悲哀归悲哀,悲哀的不是自己就行;既然说了价格,那就上手。
这是件青花粉彩春游图双耳瓶,洗口、束颈、两侧有双螭作耳,各衔一个金黄色活环。
看着稳重端庄,套烧的两个活环难得,烧这个,要在瓶体装入匣钵中烧造时,用支撑物在匣钵里把活环给托起来。
仔细一看,每个活环上还有点支烧的痕迹,绝大多数的民窑没这能耐。
从瓶子的口沿到颈部,还有圈足部分,分别用青花绘如意云头纹、缠枝花卉和蕉叶纹。
腹部是粉彩,一幅完整的《游春图》,底足是“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矾红官窑款。
瓶子画功最出彩的在粉彩部分,自然风光里,四组人物游春。
第一组立于庭院的月台之上,在高耸的青山前观赏杏树花开;
第二组立于岸边,欣赏桃花争芳;
第三组在垂柳下饮茶品茗,似乎正在论古谈今;
最后一组人物泛舟于春江之上,清水轻舟飘,逍遥!
画工用的还是俯视法取景,把远山、近景一同向中景聚拢,各处景物完整和谐地统一在一幅画中。
层次分明、场面开阔,山石、树木、建筑、江水,这就是幅“咫尺千里”的艺术佳作!
青花粉彩,得感叹乾隆那老小子真是会享受,这样的器物烧制难度极高,算是那个十全老人的御用赏瓶中的顶级工艺水平之一。
漂亮!
轻轻一弹瓶口沿,金石之音,看得摊主和那些看热闹的人心直抽抽!
摊主没开口制止,东西在人家手上,还开了个高价,就算东西砸了,那也就是个赔钱而已。
300块,这几位看着出得起。
没修没磕没冲线,东西对,乾隆本朝货,不是民国仿品,也不是解放后那批大师傅们精制,拿去出口的货。
看了眼地上那个貌似同治官窑的赏盘,道:“添上那个盘子,300就300。”
“成交!”
摊主不废话,这瓶子拿去琉璃厂,200能保证,250块得看运气、难,至于300,几乎不可能。
相伟荣手里还拿着瓶子呢,一旁的永强从兜里掏出一叠“大团结”,点出30张递给年长摊主,而舒辉已经收了那个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