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国路上,这些卿族也算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但复国后,他们的汗马功劳却是不可能得到报答的。
再让卿族壮大起来,不就是想让晋国第二次被瓜分么?
淳任余的大父,复国的晋穆侯进行了改制。
将三军六卿制,改为了三公六卿制。
听起来一字之差,本质却全都改变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其他国家改革的成果。
三公是掌管军事的太尉,协助王处理全国上下事务的相邦,和监督官员和地方事务的大夫。
但说是三公,太尉这个职位,却是必须由晋王兼任的。太尉之下的将军,才由氏族或客卿担任。
六卿则变成了向相邦汇报,帮助相邦管理事务的更低一级职务。
听着还是三六的组合,但能给氏族的位置已经并不多了,权力也不能再与前朝相比了。
而且还有很多职务,被隐藏在了三公六卿制之后。比如掌管近卫的卫尉、掌管云台事务的司宫,都成了王室随意任免的职务。
而到了淳任余,他任用幼时便忠心于王室的宫氏兄弟二人为卫尉和司宫,培育戎狄出身的乐莜为将军,让客卿出身的师泷为相邦,只怕面子太难看,让郤伯阕做了最没权力却也算位列三公的大夫。
众氏族,就算把六卿占满了又有什么用。
不都相当于给师泷打工么。
这会儿太子来与众氏族商谈,他们内心也必定在冷笑:这会儿怎么不找师泷了?是知道他是客卿,没有家族可以来借力?
郤至白胡子也快被帐内的火盆烤干了,他老神在在的闭眼,道:“共赴国难,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共赴国难的人,便不应该存在于晋国境内。”
南河心里就知道他要暗示这件事了。
她微微一挑眉,身子往前探了几分,两袖还是并拢着,愿闻其详的模样:“郤公的意思是?”
郤至抬眼,直视南河:“将师泷驱逐出晋国。我们几大氏族,将永远站在太子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