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地摊儿烟火> 第222章 大股东二把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2章 大股东二把手(1 / 3)

紧张的准备开始了,吴放放把灯箱和电磁炉的活儿揽了下来,小于在施工现场盯着,胖子在小吃城和街上来回跑,房冬则窝在家中搞产品。

房冬的产品设计程序是,先搞出满意的味道,再根据各种原料的成本来定价,以内容为主体通过调整利润来定价,而不是让定价来决定内容,就是为了确保味道和质量。

这样做的缺点就是大概率会牺牲利益,在满眼全是用廉价食材的同行中,在价格上肯定会吃亏。

结果就是:卖得比别人贵,利润还没人家大。

但房冬坚信,只要有对比,顾客一定能感觉到其中的差别,当然,有一小部份真吃不出好坏的瞎货不在计数之内。

决定火锅味道的两大因素:火锅汤底和小料(蘸料)

以安平本地的习惯口味,传统的涮羊肉锅底就是白水加几段葱,一片姜,少量虾皮,再一扔两只指甲盖大小的螃蟹孙子,鸡精味精想加就加点,不想加也行。

小料以芝麻酱为底,腐**、韭菜花和辣椒油,再来一小碟糖蒜。

简单好吃。

现在的人们要求就不同了,随着各地不同风味和数不清的火锅品牌店和山寨店的涌入,一店一味,五花八门。

很多新奇古怪的东西慢慢被淘汰后,有四种锅底成为了市场的主流:清汤、辣汤、菌汤和番茄汤。

除了清汤和辣汤外,其它两种汤底对于房冬来说知之甚少。

在网络发达的年代,想把一种东西做好吃真的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肯花时间,肯下成本地去试,就一定能成功。

做出一个传世味道没这么简单,或者说没可能,但只追求好吃俩字的话,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网上的方子满天飞,假的多,但真的也有。

只要你对各种调料的味型、特点和用法有些粗浅的认识,选取几个靠谱的下来,然后进入实际操作,从中选一个或将这些方子综合一下,不断地调试用料比例,总能找出一个相对满意的方案。

光是汤底,房冬就憋在家中试了五天,胡大妈成了他的小白鼠,娘儿俩每天吃火锅。

胡大妈说,这几天吃的火锅快能赶上她前半辈子加起来的总数了。

功夫不负勤快虫,最终确定了四种汤底的基本配比。

清汤:以麻辣开会吊的骨汤为底,加葱姜、少量胡椒粉,一点点基本吃不出花椒味的花椒,然后就是当归了。

当归是亮点,会让自己家的清汤格外的与从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