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屿自是也看到了谢蘅,今日的他,穿了一身月牙白暗纹长袍,身上还搭着一件湖蓝貂尾披风,其头顶玉冠,长发垂肩,看起来风姿高雅,如玉隽永。
左右都是要出门,既然看到了人,秦人屿便朝谢蘅走了过来。
他怀中还抱着三七,走近之后,他对谢蘅浅浅笑了笑,“听说城外的梅林开的比这城内的早,我便寻思着让缇英带我去看看,可要一起去?”
谢蘅听完先是眼前一亮,紧接着便有些惋惜的摇了摇头,“今日我还有事,恐怕是不行了。”
赵瑾在马车旁,远看因马车遮挡不易看到,走近却能发现他的身影,秦人屿对上赵瑾的目光,有些好奇,“这位公子是?”
其实秦人屿不提,谢蘅也正打算介绍一下,毕竟都是自己的朋友,秦人屿一问,她便刚好顺势就把话笑呵呵的接了下去,“这位是大理寺的寺正赵大人,我的好兄弟。”
“这位是秦大哥,我的好友知己,最近你不在的日子,他可帮了我不少忙。”
“至于我,就不用介绍了吧?”
谢蘅并没有刻意强调赵瑾平阳侯世子的身份,虽然赵瑾从未说过和这有关的,但她能感受到,相较于旁人给予的,他反而更喜欢靠自己实力获得的认可,至于她自己一直以来世子爷世子爷的叫,却是因为叫习惯了,也懒得改了。二人私底下再如何,那也是私底下的事。
赵瑾有些意外谢蘅会这样介绍自己,可转念一想,这也能从侧面说明,谢蘅真的如他一开始想的那般,就是个表面没心没肺,实则心思细腻之人。
四目相对,被介绍的二人,彼此都对对方点了点头。
“赵瑾。”
“秦人屿。”
听人简单的自报了一下家门,谢蘅站在中间左右瞧了瞧这两人,不由得笑了笑,“诶,还别说。”
“先前我怎么没发现呢,这会儿你二人我瞧着,还有些像来着。”
“你看,你们这眉眼,都是丹凤眼是吧?”
赵瑾被谢蘅这么一提,看了过去,最后,却是秦人屿先他一步开了口,笑着道:“明明我与赵大人看起来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三郎倒是好眼力,竟也能在我二人身上找到相同之处。”
谢蘅笑,“还不是因为你们二位都是容貌出尘之人,这会儿又凑巧站在了一道,我随便说说,你要夸我,我可就接受了啊。”
见二人交流娴熟,赵瑾心底却有些奇怪。他看着秦人屿,“听秦公子口音,不是长安人?”
“我是益州人。”秦人屿浅笑着解释道:“为了治病,这才来了长安。”
一行数人在大门口堵着,谢蘅见秦人屿说完,便适时的开口道:“这外面怪冷的,你二人今日都有事,要不,等我的乐坊开业,我请你们来捧个场,到时坐下慢慢聊?”
秦人屿这边先不说,赵瑾确实也有公事,因此,对谢蘅这个提议,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临分别前,秦人屿对即将上马车的谢蘅问道:“可要我与你带些梅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