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秦军身披黑甲,手握刀斧,冷静地看着坑中的尸体。
“将军,要埋吗?”
王开一开始并没有说话,只是摇摇头,他伸出手去,雨水打的他手疼,从东郡落下陨石开始,这雨就没停过,一直到现在,还有加大的趋势。
“算了,不用埋了,雨水会将他们淹没,冲击的泥沙会成为他们坟墓上的一抔土,我们应该要回去向皇帝陛下复命了。”
王开转过身去,这十二个秦军阵列整齐地跟在他身后,渐渐消失在雨幕之中。
和王开说的一样。
雨水覆盖了他们的尸体,也将深坑外的泥沙推进了坑中,成了覆盖尸体的一抔土。
这场雨,下的极大,也下的极广,整个东郡都在下雨,又过了一个月后,整个秦国三十六郡都笼罩在这场大雨之中。
东郡已化成水泊一片,已经看不清楚道路,河床抬高了三寸,溺死之人上万,纵有军队辅助,却也没能阻止东郡哀鸿遍野的现象,反而死伤的人数更多了。
动荡似乎就在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那名为陈胜和吴广的甿隶之人是否会一如历史之中书写的那样,揭竿而起,已然是一个问题,但往后史书所写的,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已然不再冠以他们的名字了。
在始皇三十六年九月初一,东郡有民众斩玄鸟而结盟,后被乡绅灭族于白马县,当然,也有传闻说是天降雷电而击之,故使其亡,相比于血腥镇压屠戮,人们更愿意相信是后者。
而说起谋逆原因,虽然闭口不谈东郡沙丘落石事件,但原因就出在这里。
起义的领袖,便是沙丘乡中某个幸存者。
当然谣言很多,但在史书之中也只留下了这样的字眼:秦历三十六年九月初三,有甿隶之人意图颠覆天下,为上苍所诛,感念皇帝千秋,秦国得享万古。
看来史官以春秋笔法,将天意粉饰杀戮,不过历史怎么写,谣言怎么传都会在长久的岁月里,浓缩在未来厚重的史书上某个不经意的角落,会被后来人看到,然后被“哦,原来如此。”这样感叹一句后,翻开另一页书页,期待着下一个人再度打开这本书,看到这一页这一行他们存在的历史。
大雨是在秦历三十六年十月结束的,就在新年的第一天。
而同时,深居宫墙,而求长生的皇帝陛下也开始了他第五次出游,和历史不同的是,这一次皇帝重登泰山,再行封禅,在泰山之上,报天之功,报地之功,敬天地之鬼神,悲天地悠悠,世人多辛。
史书上又有记载。
封禅,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