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奎自己说他是从甘肃过来的,跟他一块儿过来的还有四五个兄弟。而且石奎还说了当年关中大旱的时候,甘肃也遭了灾。自己和这四五个兄弟是一路向东讨饭过来的。
说的真好啊!
一点破绽都没有,让周耀宗无话可说了。
再说了人家又没有犯什么错误,周耀宗也不好查他的底细。
后来,周耀宗还专门儿让人问了石奎的其他几个兄弟。这几个人的说法跟石奎几乎是一模一样,都说自己是从甘肃那边过来的,当初跟他们一起逃难的人很多。
一路过来,有的饿死了,有的逃跑了,有的加入了农民军,还有的就像他们一样进入到了土匪的行列。
说话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简直无懈可击。
打听完石奎的情况之后,周耀宗只能用无懈可击这四个字来形容他对石奎的了解,就算是编故事人家也编的是无懈可击。
此后的日子里,石奎是和五个兄弟同吃同住同战斗。不管是抢劫还是训练,这五个人好像一个娘生的一样,永不分离。
再说了抢劫这事情本来就是有死有伤的事情,但石奎会和他的兄弟每次都能够毫发无伤的回到山寨。
充分说明了兄弟多是有好处的。
还能说些什么呢?也只能这样啊。
时间长了,连周耀宗自己都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实话跟你说,面对陌生的人和事多一点怀疑总比过度信任要好得多。
为啥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呢。
这充分说明,中国古人是非常多疑的,而且多疑也产生了效果,干成了大事。
几千年来,大人物都这么做而且还做成了名人。周耀宗连个名人都不是,多一点疑心也是应该的。
兔子也有丢盹的时候。
就在周耀宗、黑毛、小飞狼等野狼谷头领们放松警惕的时候,事情终于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