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镜回到淮县的第二天,便将陈平的罪行公诸于众,由于秋季已经过去得差不多了,所以此次处置陈平,只需要将此案上告刑部,然后等朝廷的公文下来,便可将陈平问斩。
陈平的案子处理完了之后,衙门很快来了一位新的客人,那人不是别人,正是私塾被封之后,许久都没来找李镜的文翰。
李镜看见他,才想起自己封了他的私塾之后,一直都没有给他解封。
如今这么久过去了,文翰的生计一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他才会再度上门,求自己帮他解封私塾。
李镜虽然不满文翰那副自以为是的做派,但他也不想就这么断了一个人的活路,所以当文翰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轻咳一声,主动道:“怎么样,你想通了没有?若你想通了自己的错误,我这就帮你解封私塾。”
文翰却摇了摇头,扑通一下跪在了李镜的面前,“小人此次前来,并非是想解封私塾,而是听说衙门在招募师爷一职,特地前来应征。”
“什么?!”
李镜险些怀疑自己的耳朵,“你要当师爷?”
文翰微微点头,恳切道:“这段时间,小人在家中反复思量大人的话语,觉得大人所言甚是,我并不适合当一名先生。所以,我决定不再依靠那座私塾吃老本,而要出来找份差事,正视自己的不足。在我看来,大人你步步高升,从一个穷秀才到衙门的师爷,再到如今的县官之位,正是我应该学习的对象,所以我想来大人身边做事,希望大人能给我一次机会。”
听见这个,李镜一脸的好笑,“你这是想向我学习,还是想复制我的路,将我取而代之?”
文翰的眸子闪烁了几下,连忙俯下身子,向李镜磕了个响头,“小人不敢!”
看见他一副被自己猜中了的模样,李镜摇了摇头,在心里思量起来。
如今衙门的确没有可用之人,他虽贴出了招募人才的告示,但前来应征的寥寥无几,撇开那些习武的莽夫不说,读过书的更是少之又少,文翰虽然心怀不轨,但却通晓晋国的法典文书,有他在自己身边,那些有关文书的工作便可以让他来做。
反正以文翰目前的能力,想要在衙门做什么手脚,也难逃他的法眼。
这样想着,李镜叹了口气,装作为难的样子开口道:“原本我是不该用你的,但看在你总算有些自知之明的份上,我就给你一次机会。”
听到这个,文翰有些难以置信地抬起了头,他还以为李镜戳破了他的心思,绝不可能再用他呢!
想不到事情竟会如此峰回路转,到底是李镜这人太过自信,还是他太瞧不起他了?
文翰一边想,一边忙不迭地向李镜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不要开心得太早。”
李镜直言道:“虽然你名义上是我的师爷,但你只需要帮我背熟所有法典文书,然后在我需要写公文的时候代笔,这就够了。案子上的事情,全部都由我亲自处理,而你也并没有任何衙门的特权。即便是如此,你还肯干这份差事吗?”
听见这个,文翰犹豫了起来,李镜果然比他想象中还要狡猾。
这么一来,他在衙门里就只是个代笔的而已,什么实质性的权力都没有,还得帮李镜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