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平南州虽然称不得远嫁,但也并不近,要是果真只将他们临川县的地里划出五亩给二妞,也确实太远了些,实在不方便打理。
卫氏也犹豫了许久,毕竟淮安到平南州可得一天多的路程。
她原本还在为董家送来的三十两聘金欢喜,现在却是有些发愁了。
照着卫氏原本的心思,董家送来的三十两,加上家里原本预留的二十五两,拢共也有五十五两,实在没有必要全部用来做压箱银,干脆直接买上十亩地做妆奁田。
但是来回一趟平南州,不说路费,就算过去住店、吃饭,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若是能即刻找到合适的卖家倒还罢了,假如一时半会寻摸不到有人家卖地,或是价格不合适,那岂不是白费了银子?
为着这事,卫氏跟顾长光商议了许久,仍是想不到什么法子。
最后,两口子还是决定告之二妞一声,将那五十五两银子作为压箱银。
二妞听闻此事之后,却是眼珠儿一转,随即想到了解决之法。
“娘,爹,不如也帮我在府城寻摸一个房子吧?也不用好,府城那房牙子不是说,城西房子便宜些,就买城西的就是了。”
二妞笑着说道:“刚好巴九又在府城待着,就让他先打听打听,待到价钱合适,差不多说定的时候,过去付银子办房契就是了。”
顾长光夫妇一听这话,当下也是豁然开朗。
这主意不错啊,董谨言现在跟着董睿一家过日子,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现在成家了,总归还是得分出来单独住的好。
而且董谨言是个读书人,今后若是考中秀才,说不定得在府城读书,若是没个房子,难道二妞到时候还得回他们平南州乡下?
再则来说,二妞跟董谨言若是在府城安了家,平时也能照料照料儿子顾云浩。
几处一思量,卫氏更觉得这真的是个好主意,当下就拉着顾长光想办法,给顾云浩和巴九带信,让留在府城的巴九寻摸合适的房子。
顾长光想了想,也觉得不错,便写了封信,到县城找到顾长荣,走了寄递铺子的门路,不过两日的功夫,就带到了府城。
看着了信中所言之事,顾云浩也忍不住暗赞他二姐心思聪敏,居然能想到这一层,当下就让巴九四下打探。
巴九是个得力的,不过几日功夫,就在城南跟城北各寻摸了两处院子。
顾云浩抽空去看了看,两处房子都算是价格不错,因想着董谨言是个读书人,说不定今后得在府学读书,便做主买下了城南的一个小院。
因着这院子位置稍微偏一些,又比先前他们买的那一处小一点,因而没有超出原本五十五两银子的预算,只花了四十两银子。
卫氏跟顾长光知晓这事,也很是满意,不仅买了房子不说,还能留下十五两银子做压箱银,这样自然更好。
时间过得飞快,过了年之后,二妞的婚期也越来越近。
成婚前夕,家里又是好一番热闹。
不仅顾云浩向书院告了几天假,特地赶了回来,大妞夫妇二人也抱着未满周岁的儿子回了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