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顾云浩考上秀才之后,他们家上门的人也是比往常要多上许多。
特别这两日顾云浩在家, 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乐意往他们家跑。
原因无他, 谁叫他们家的几个孩子都差不多快要到了说亲的年纪呢。
当然,在这些人眼中, 顾云浩肯定首当其冲的是个香饽饽。
即便现在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少年,这个年纪在乡下说亲委实是早了些,但这也阻挡不住众人的热切, 毕竟还有订亲这么一个说法嘛。
十四岁的小秀才,学问又好, 长得又俊俏, 平时待人还和气,说实话,这样的条件, 让人不动心也难。
在经历了好些人明里暗里的示意之后,卫氏也只得放出话来, 说儿子年纪还小, 且早些年请了大师算过, 得要晚点成亲才好, 这才让众人暂时熄了心思。
卫氏想的很清楚, 现在儿子年纪还小,又这么争气有出息, 说不定今后还能更进一步考上举人。
她是绝对不愿意现在, 就早早的订下顾云浩的婚事, 毕竟在卫氏看来, 即便有些人家的姑娘还算看着顺眼,但说到底还是有些不太满意。
在卫氏心里,当然是不愿找个官家千金当儿媳的。
俗话说高嫁低娶,她并不想未来儿媳的家世太好,怕到时候儿子在儿媳或是岳家面前气。
可是,卫氏还是想找一个知书识礼的姑娘,毕竟顾云浩是个读书人,若是儿媳妇大字不认识两个,又觉得委屈了儿子。
卫氏不懂什么文化意识的契合和匹配,她只是单纯地希望,到时候儿子儿媳小两口能说得上话,儿子能过得舒心。
自然,这些话卫氏从未对顾云浩说过。
毕竟她心里也清楚,现在儿子还在念书,年纪又不大,完全没必要说这些东西分他的心。
卫氏放出话来,说暂时不考虑顾云浩的婚事,众人惋惜之后,便又极快地转移了目标,将注意力放在了顾云涛跟二妞、三妞身上。
这也难怪,毕竟顾家人口简单,家风不错,现在家里又出了秀才,想让人不中意他们家都不成。
顾云涛跟二妞都已经十七了,三妞也将近十六,确实都到了说亲的年纪。
因而,这些天来,方氏跟卫氏两人都是花了大心思在这事上面。
不过却是选择越多,越是觉得挑花了眼,觉得总是有些地方不是很满意,因而现下都还没有个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