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林此人, 顾云浩所知不多。
但从上次东川与西乡士子相争之事来看, 此人确实会给人一种恃才傲物之感。
“你是?”
李霖越正与江程云说话,便见有一年轻士子起身。
“门生王林,乃淮安东川人士。”
见提学大人相问,王林一脸惊喜, 忙答道。
“今次院试,竟有这么多少年之才,可见淮安真是地杰人灵。”李霖越心情不错,便侧头笑着跟江程云说道。
“提学大人抬爱。”江程云亦是颔首微笑,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就不再不多言。
见状,李霖越也不甚在意,只问王林:“你有何提议?”
“学生等因提学大人之恩, 得取中秀才, 今日赴宴谢恩, 空饮无趣,不若以诗文为伴。”
王林侧头扫了一眼众人,神色自得地道。
此言一出, 众士子皆是神色一振,有些跃跃欲试。
自来文人客宴,都少不了吟诗作对。
而簪花宴、鹿鸣宴一类新科秀才、举人相聚,更是如此, 大家都很乐意在这样的场合一展诗才。
一来是多年寒窗, 一朝高中后免不了心下得意, 想以诗文舒托心中喜悦。二来就是有那自恃才华之辈,对名次之事心中不甘,想借此抢枪风头。
更重要的嘛,那就是想要在宴会上作出好的诗作,来引起提学大人的关注。
要知道他们虽然是中了秀才,但仍是士族的底层,若是在这宴会上一展才华,被提学大人看重了,那么对今后的举业都是大有好处的。
对于此,顾云浩自然也是心里门儿清。
只是他本就是案首,在提学大人心中,只怕早就已经有了点印象,倒是不着急掺合这些事情。
倒不是他的诗才不佳,只是不太愿意在这种场合出风头。
在顾云浩看来,诗词总归是小巧,与其想尽办法,以诗词引得提学大人的注意,还不如苦下功夫,看看怎么能做得更好的文章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