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
三人走后,胡知县面色平静地歪在靠背椅上, 手指时不时点一下桌面。
“东翁可还在想着先前那三名士子?”周师爷试探地问。
“以你看来, 此三子如何?”
见胡知县问,周师爷想了想, 便笑着回道:“未来可期。”
听了这话,胡知县未置可否, 只轻笑一声,又问:“那你认为其中谁又最佳?”
“以在下愚见, 那名叫楚毅的士子, 行事倒颇有大家之风。”
“哦?”胡知县有些诧异, 随即亦是颇具兴致地道:“你所言也有道理, 只是在本官看来, 恐怕你倒是有些看走眼了。“
闻言,周师爷不由一愣。
“敢情东翁明言。”
“那名姓楚的士子, 虽然行事略有风范,但过于率直,今后若有机会为官, 只怕路也不会那么好走。”
胡知县心情不错,便一一说道:“以本官看来,反而那位姓李的士子,虽行事似有拘谨,想来也是家里贫寒, 见识有限的缘故。只是此子很是内敛, 又极善察言观色, 本官观其言行,像是个有心计且懂取舍之人,此种人若是为官,惯会钻营,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很有一番前程。”
听了这话,周师爷又将方才的情状细细回想了一番,亦是察觉不出那李文旭有何过人之处,但见胡知县这么说话,便也不多言,只含笑称是。
“如此说来,三人之中,只怕还是此子前程好一些。”
闻言,胡知县又是一笑:“那也未必,本官看那顾云浩亦是极善筹谋之人,心机城府更是不浅。”
“东翁所言甚是,在下看着,那顾云浩虽是出身农家,但行事却张弛有度,颇具气度,似有君子之风。”周师爷亦是笑着赞道。
“君子之风?”
胡知县挑了挑眉,随即冷笑道:“官场之中哪有什么‘君子’可言,惯是有那大奸似忠、大伪似真之人。”
提及官场,这话又说得较为严重,周师爷一时也是不知该如何应对,只得含笑岔开了话题,道:“东翁所言一针见血,不过在下看着,东翁亦是赏识这三名士子,想来三人必会感念于心。”
不得不说,胡知县此次出手确实算很大方了。
就以往而言,即便士子府试得中,县衙赐赠封红,也大多只是针对考了府试案首的士子,且也不过只封二十两银子。
但是这一次,胡知县居然一改往例,位列前十的顾云浩三人都得到了县衙的封红。
虽然这些封红的银子乃是出自县衙的公银,并不需要胡知县自己掏腰包,但周师爷还是觉得算是大手笔了。
不过是个府试嘛,又没有考中案首,实在没必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