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前十名的次位,江程云更是不耐,便随意一指案上的那一摞卷子,说道:“本府倒是有心给西乡县令一点面子,可你去看看,有几个是看得过眼的?”
听了这话,董睿亦是神色稍敛,微微垂了垂头。
“在下是怕这榜告一出,西乡士子不服。”
“哼,本府到任淮安几年,每年必到各县巡视,今次府试之前,也曾听闻有个西乡五杰的名头,还心感宽慰,只当是能通过此次府试,选出一些才识品行皆俱的士子。”
说到这里,江程云的怒意更甚,便冷冷一哼,道:“现在看来,竟都没甚真才实学,倒是不知那西乡县令是如何选才的。”
这话已经涉及官场,董睿更是不敢多言。
“而今科考虽然看重实才,但名声也不可忽视。”
思量了片刻,董睿斟字酌句地道:“士子之间,为着名声,彼此吹捧,互相造势也是有的,想来是西乡更甚一些吧。”
“哼,朝廷开科取士,为的是选拔贤良之才。虽然而今世风日下,但本府不论旁处如何,只在本府任内,淮安府取定要做到公允。”
说到这里,江程云冷冷一哼:“俗话说文能观人,本府不愿要那没有才识的沽名钓誉之徒。”
当然,还有一话,江程云并未说出口来。
那便是通过府试,选出些贤良之才,对他自己本身,也是大有好处的。
虽然府试只取五十人,但他江程云亦是这些童生们的座师。
若是日后这些士子出息了,能考上进士入朝为官,也就相当于就多了一些人脉。
要知道官场之中,波卷云诡,人脉乃是相当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就算是为了今后为官之路,江程云也很是真的想通过府试选出一些良才。
见他话已至此,董睿不言其他,只双手一揖,赞道:“东翁公正廉明,实乃旁人不及,不过未免考生疑惑,还是须得再想点办法。”
“你认为该当如何?”
“以在下愚见,可否将取中考生的卷子抄录了贴榜?”
董睿建议道。
“不可!”
哪晓得话刚出口,便被江程云否定道:“朝廷明文有令,各地科考不可轻易更改,此话不必再提。”
说到这里,江程云想了想,又继续说道:“还是让书吏们务必存好卷本,即使有什么变故,也有据可查。”
“东翁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