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若余鑫还以新政派的身份入朝,说不定还没来得及在元化帝跟前露脸,便被一众勋贵世家们所嫉恨,指不定在什么时候就成了政斗的炮灰。
但若是余鑫入朝之时,身上并未贴上什么新政派、守旧派或是任何党派的标签,那么入朝之后,能选择的路便更宽广。
假使新政之事推行顺利,新政派中有他跟季航这两个人,自然能在合适的时候拉余鑫入伙。
但若是守旧派得势,余鑫也可以因着没掺和这些事,而保全自身。
“学兄,我也是想要与你们一起为新政做些事情。”
余鑫对顾云浩跟季航都推崇的紧,自然是想要效仿两位学兄,故而还是分说道:“学兄,我不怕的。”
“这个并不是怕或是不怕的事。”
顾云浩摇了摇头,说道:“能规避的危机,咱们自然是要尽力规避,再则来说,如今士子几乎都想着要迎合皇上的心思,多半借会在殿试之事作文章支持新政,如此一来,说不定你的文章也未必能脱颖而出。”
“科考场上的文章,特别是殿试之时的文章,想要拔得头筹,自然是要别具一格。”
说到这里,顾云浩不由轻轻一笑,说道:“须知在试卷呈交御案之前,还有数名阅卷官阅看。”
不错,即便是现在元化帝决意新政,礼部的袁振也是尽力想要通过科考为元化帝选拔一些能从事新政的人才。
但元化帝即位不久,不论是礼部还是鸿胪寺、内阁、翰林院,都并不是完全在元化帝的掌控之下。
故此,科考的阅卷官们,肯定并非都是袁振的人,说不得便有些阅卷官乃是站在守旧派的那一方。
在这样的形势下,面对那些士子们都歌颂赞扬新政,突然冒出一个士子并未那么急切地想要投身新政,那这篇文章自然是很容易赢得那些阅卷官们的喜欢。
而且加上余鑫乃是会试的亚魁,又有着阅卷官们的极力推荐,元化帝就是看着守旧派们的面子,也不会将余鑫的名次压低了。
余鑫乃是一个聪明人,稍微一转念头,便猜到了顾云浩的用意,当下更是佩服不已,忍不住拍掌喝彩:“学兄果真是厉害,几年没见,竟然是这般老奸巨猾了。”
“瞎说什么呢。”
对于余鑫这个学弟可以乱用成语的打趣,顾云浩不由无奈一笑:“小鑫,今次的殿试,你且要好生拿捏住分寸才行。”
“恩,学兄放心。”闻言,余鑫一脸慎重地点了点头。
看着面前青葱一般的少年,顾云浩心中升出丝丝暖意,却又忍不住叹息一声。
“小鑫,你务必的保全自身,眼下虽然徐景已经倒了,但我与你季学兄都卷入了新政之中,若是出了什么事,便要靠着你,才能重开陵江书院了。”
听了这话,余鑫不由眼睛一润,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默默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