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剧本的事,苏疏樾早有计划。
打算话剧社巡演结束, 名气再大点, 而她再在《风月》上发表几篇经典剧本, 等到时机成熟就开始面向所有人开始征集剧本。
哪里想到她这里还在合适的机会,就被李尹吟抢了先。
用奖金来征集剧本,这跟苏疏樾的想法也差不多。
比起李尹吟这只突然杀出来的黑马, 知道苏疏樾的想法的人太多了。之前报纸都有评论员猜测她的行为,就是想要用外国成熟的戏剧剧本打开局面, 然后开始用华夏本土剧本发展话剧。
不然也不会说她创办话剧社是想发展华夏特色戏剧。
苏疏樾没否认这个说法,甚至她还没开始征集, 就有些作者主动想给她投稿。
所以李尹吟此举,任谁看都明显是跟苏疏樾打擂台。
李尹吟是港城人,这几天随着她父亲来了盛州才被人知晓。
至于李尹吟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也不甚清楚,就晓得她是个千金小姐, 与白宣苓曾经是国外留学的同学,两人是好友关系。
所以李尹吟此举的缘由,怎么看都是为白宣苓出头。
至于为什么给白宣苓出头, 小报八卦了一番, 自然是因为白宣苓有意霍成厉, 但苏疏樾不是个善茬, 虽然只是个姨太太, 但却牢牢霸占住了霍公馆女主人的位置。
白宣苓一个人斗不过苏疏樾, 所以请来了帮手, 现在就成了三女的混战。
两个有名的千金名媛,一个本事不输名流文士的姨太太。
三个厉害女人因为男人互相打擂台,这件事无比满足了盛州民众的八卦欲。
“明明是正经事,却被这些女人闹得像是内宅女眷过家家。”一文人看了小报的猜测,表情不善地批评。
“苏先生算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从称呼就能听出来,这人明显就是苏疏樾推行戏剧文化的崇拜者。
“还先生……哎,是个女人无所谓,就可惜了是官僚的姨太太,我到现在都还怕她做这一切只是为了名声好听,为了讨霍成厉的高兴,是为小家而不是大家。”
“如果只是为了名声好听,她大可不用开那么大口,承受那么大的压力。”
“也有可能是她野心太大,做人不切实际,故意夸大自己的行为……”
除了这些关心文化发展的文人,看过朝阳义演的百姓也在讨论这事。
众说纷纭,奇异的把这件在报纸版面占的大的事,讨论成了大新闻。“话剧”这个词比刚出来的时候提的人更多,加上大剧院要被拍卖的消息流出,把苏疏樾、李尹吟和白宣苓三女的战斗,又推向了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