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萧寒不屑地“哼”了一声,挥剑便斩。
青年人挺剑还击,安萧寒的剑快,青年人的剑更快。
安萧寒早已看出这青年人的剑虽快,真气却不足为继。所以他并不担心,右手寒雨剑原势不变,左手则以食指弹向青年人的长剑。
青年人一矮身速度陡增,欺身闪过安萧寒一剑之后手腕一挑,长剑转而刺向安萧寒的下颌。
安萧寒没想到他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增速,不禁暗赞这青年人身法不俗,一掌拍在那人的长剑上,真气迸发。
青年人被震得一个踉跄,虎口破裂,长剑险些脱手。
“好身法。”安萧寒赞许地看着眼前的年轻对手,“你叫什么名字?”
青年人却把安萧寒的称赞当作羞辱对手的傲慢,他捂着受伤的右手恨恨地盯着安萧寒,不卑不亢地道:“侍卫马和。”
安萧寒恍然道:“早就听说燕王身边有位名叫马和的忠心护卫,原来就是你。”
马和把剑交到左手,再次护在朱棣的身前,喝道:“安萧寒,再来打过!”
“你还会左手剑?”安萧寒半是戏谑半是揶揄地道,“要不你投奔我聆雨堂门下,我留你主子一条命如何?”
马和吃了一惊,拼死保护朱棣的决心终于动摇。
他虽然在武功剑法上小有成就,但自知比不过安萧寒,保护朱棣纯是靠一股信念支撑,抱着求仁得仁的心态与安萧寒决死周旋。他心里其实很清楚,安萧寒用不了多久就能将他杀死,然后再对付已经受了伤的朱棣。
安萧寒向来说一不二,他既说了留朱棣一命,那只要自己遵从他的条件,便可真的救下朱棣。
马和正在迟疑,朱棣已把马和推到一边,横刀看着安萧寒道:“区区一个江湖人,也敢到战场称雄?”
安萧寒也不动怒,微一欠身道:“比起军功盖世的燕王殿下,安某实感惭愧。”
朱棣正要说话,忽见盛庸的包围圈被撕开一个缺口,大将朱能率领数千骑兵杀了进来。朱能浑身浴血,见到朱棣大声道:“请殿下速随末将离开。”
盛庸见朱棣来了救兵,一摆手下令道:“给我拦住朱能。”立时有一队人马往朱能迎去。
这时盛庸阵型的右翼又是一阵骚乱,原来是朱高煦带领着朵颜三卫绕了一个大圈,从右侧又杀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