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如此吧~”
王奇灰心的说道。
几家欢喜几家愁,和后世的高考考生差不多,众多的学子们都在忐忑的等待开榜的日子,彼此互相讨论一番,很多人都面如死灰,有些考的不错的则是得意洋洋。
焦芳焦府。
“考的如何?”
焦芳下朝之后急匆匆的回到家里,找到自己的儿子焦黄中,连忙问道。
焦黄中人已经四十多岁,快要五十岁的人了,然而不学无术,考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才考中了举人,能够有幸参加这一次的会试。
正所谓三十少明经,五十少进士,焦黄中也算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一个典型了,毕竟像刘晋、谢迁、王守仁、李东阳等这些天才还是很少的。
“考的还不错,这一次的题目并不难。”
焦黄中很是自信的回道,原本还担心题目太偏、太难,自己完全不会,却是没想到刘晋出动题目如此简单。
“你是怎么答题的?”
焦芳微微点头,听到焦黄中的回道,心里面也是好受了一些,不过还是赶紧问道。
自己年纪大了,做不了几年的官了,儿子焦黄中也已经一把年纪了,这一次要是不中的话,再过三年,到时候都五十多岁了。
五十多岁中进士,即便是以后仕途顺利,恐怕到时候也很难走到高位去,要知道朝中这些大佬,一个个可都是三十、四十的时候就中进士了,有些甚至于二十多就已经是进士了。
升迁也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年年提拔,也不可能坐火箭一般的提拔,像刘晋这样的例子还是太少、太少了。
焦芳不觉得自己的儿子可以和刘晋相比,能够得到弘治皇帝的赏识,火速提升。
所以这一次能不能高中可是非常重要的。
“此题我当然是歌颂我大明之盛世,歌颂我大明疆域之辽阔、武力之强盛,天子之圣明了。”
焦黄中想都没想就回道。
“什么?”
听到焦黄中的话,焦芳顿时就忍不住叫了出来,看着自己的儿子,实在是恨铁不成钢。
“你连刘晋出题的意思都没有弄清楚吗?”
“他出此题,可不是为让你们去歌功颂德的写赞美盛世之词,而是要你们指出大明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适当的给予一些治国的策略。”
“你这样答题,恐怕是要落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