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是都纷纷点头,经过这几年的宣传,大家对于大明之外的世界也是有了更深的了解,也都知道了海外的富饶和广袤。
投资黄金洲、南洋、琉球的人很多,在场的这些大佬可都是多多少少投资了一些商行和船队,在南洋这边也是有建立属于自己商行的种植园。
现在刘晋明确的提出了一个概念。
那就是这些地方虽然以前不属于大明,但是以后它就是大明的,因为这里有大明的子民,这里的人向大明和大明天子效忠。
这就意味着,这些地方以后和大明传统意义上的两京十三省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也意味着以后这里出事情了,那大明就必须要派遣兵力去维护。
这就等于是维护了大家的利益。
说到底还是利益的问题。
因为大佬们都投资了琉球、南洋这边的种植园,也都投资了前往黄金洲寻宝的船队,所以自然而然也就发生为妙的转变。
要是以前的话,必然会有很多腐儒酸吏跳出来大喊大叫什么仁义道德、泱泱大国当以德服人之类的。
现在就没有,因为上至内阁的三阁老,下至朝廷之上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甚至于下面办事的官吏。
大家多多少少都投资了商行,投资了船队,自己真金白银的砸进去,总不能砸了自己的银子吧。
“刘晋说的对~”
“陛下,诸公,臣以为朝廷当出一部法律来将这一切规定下来。”
“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它就是我大明之国土~”
“凡向我大明效忠、向大明天子效忠、又愿意学习我华夏之风的的人,他就是我大明之子民。”
张懋想了想站出来建言道。
大明现在扩张的很快,往北草原上,草原城镇在不断的往北、往西修建,据说最远的都已经快要修到苏武牧羊的北海了。
往南,在南洋这边,以月牙城为中心,在吕宋岛上面,大大小小的种植园遍地开花,同时太平侯杜明恩一路向西,也是一路建立了很多的据点。
这些据点,有的是租借的,有的干脆是这些地方的国王赠送给大明的,没有办法,大明在这地方威望很高。
往东,倭国这边占了银山县、租借了兵库之津,同时又在鱼溪建立了据点,在黄金洲这边也是有十万人过去,到时候沿着黄金洲的西海岸,肯定可以建立很多的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