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鸿儒前一些年常有打交道的人,但两者耕耘的方向不同,即便府邸靠得非常近,后来也少有了交流。
当然,阎家兄弟还颇抠门,李鸿儒难于从这两位手中获得画宝。
时间久久之下,两家也少有了来往。
此时见得阎立本邀约,李鸿儒顿时点了点头。
他出使天竺的事情交接完后有很长时间的假期。
而且平日的鸿胪寺工作确实较为清闲,只要有一些关系,去不去都没问题,李鸿儒在洛阳城会驻留许久。
相应拜访一些本地大修炼者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他知晓了邀请者的身份,亦是随即踏步前去。
洛阳城都督府相当好找。
只要往洛阳行宫附近一逛,便能看到相应的官邸。
此时的行政中心依旧是长安城,但亦不断向洛阳城有着部分迁移。
譬如经济,又或非朝廷重事部分,甚至于诸多朝廷部门的分支机构在洛阳城较为俱全。
虽然洛阳城没有长安城政治的鼎盛,洛阳无疑成为了一个小长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朝廷诸多部门都有相应的下放。
唐皇亦不时前来洛阳城查看。
李鸿儒对洛阳城的构造还是较为好奇的。
他知晓长安城有大型阵法,屡屡由历代帝王麾下人员秘密维护。
而在洛阳城中,则是纠集当代的力量,又结合了大隋营造洛阳之势,对阵法有着新的构建。
不断踏行之时,李鸿儒亦走向了洛阳城的官邸区域。
此时的官邸区域并未对市场开放,难于购买,只能通过唐皇封赏所得。
在洛阳城中,一些府邸已经挂上了门牌。
譬如房府、尉迟府、长孙府等重型官员府邸。
又有部分办公所用的府邸一一排列成行。
相较于长安城,洛阳城的规划明显更为完善。
李鸿儒寻到都督府并不难,只是沿着办公的府邸不断前行,最为靠近洛阳行宫之处便是临时的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