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儒推开窗之时,只听厢房外的庭院中,秦怀仁等人在瞎侃瞎聊。
有叙说进去的军情,也有扯一些八卦。
众人提及的尚书大人是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
这是朝中的大人物。
今年大唐国收成普通,而汗国承受旱灾,如今李靖也不得不远赴边疆做早早的防卫。
相较于擅长固守、建筑高大的并州,汗国人选择定襄道一方进行突破,如今双方已经打了数场,彼此有胜有负,正是火热。
战争的话题起调很快,结束也很快。
不仅是战争只能聊聊胜负,这类军事信息极为敏感,想获得情报艰难,想谈也没多少可谈处。
囔囔之时,众人又谈起了八卦。
“我们这年代是君王英明,威震八方,可厉害可厉害了!”
“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你们莫要乱讲啊,《秘记》上说大唐只比前朝多传了一代,唐三世之后,将出现武代天下的情况。”
“莫非还有余孽反弹,想着篡国之事?”
“谁知道呢。”
“太子……”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秘记》显然是王福畴在背后操纵。
没凭没据,王福畴也只能借诸多民众之口传递信息。
至于君王信不信,那是另外一码事。
至少如今铺开的信息面已经颇广。
甚至于传达到一些世家子弟的耳中。
但信息传递的如此之快,李鸿儒觉得一些事也不可避免的超出了王福畴的控制。
这其中很可能有一些人在推波助澜。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王福畴虽是一片好心,想着提醒君王,但《秘记》很可能被如汗国、又或者前朝余孽等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