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襄城伯书读的很好,然则春秋左传的时候天下可有如今之大,我大明苗裔可有如今之众,须知我大明文治之盛,天下罕有,多少外夷仰慕我大明文德,入我大明书同文行归一,正所谓入我华夏则华夏矣,襄城伯身边的同僚恭顺侯是否就是如此,”
朱慈烺一点身侧的恭顺侯吴惟英。
“殿下说的极是,某先祖被永乐爷感化,仰慕我大明文德,弃祖地南奔,为大明泼洒鲜血,成就侯爵威名,哼哼,只是本侯没想到有人还这般欺辱我等,”
吴惟英不满的横了李国祯一眼。
他是相当的恼火。
李国祯尴笑一声,
“言多有失,无心之过,”
这些勋贵读书不甚多,见到读书最多的李国祯被太子怼得极为狼狈,都不再言声。
反正,他们知道对这事反对最大的可能是大明的士人,包括哪些重臣,轮不到他们说什么,李国祯纯属多嘴,自讨没趣。
“殿下放心,臣等定会将消息发出去,尽量多招揽些女真和蒙人入营,”
朱纯臣拍了胸脯。
他绝对是真心的,他的想法是招揽越多的女真人,怕是太子招到的弹劾越多。
终于知道言官厉害的小太子只怕没时间顾及他们了吧。
“如此多谢诸位了,”
朱慈烺拱了拱手。
他对朱纯臣的好意一点不信,这厮在他看来没有丝毫信用,心地阴险狠毒,否则世受隆恩的他不会背叛崇祯,还巨恶心的上书劝进李自成,那是多不要脸的人干的事儿。
李自成这几年来没做什么好事,裹挟大量百姓作为他的炮灰,但是后来击杀朱纯臣做的很漂亮,有些识人之明。
“怎劳太子,我等一定尽心,”
诸勋贵急忙表忠心。
这些勋贵和蓟镇、辽镇都有些深厚的干系,向那些军将讨要一些女真和蒙人不是什么大事。
“成国公,今日我点验了留守大营的军卒,两日后某要赶来此处点验所有的军卒,切切要全部通告一番,除了留下一万军卒留守京城外,所有的军卒要在晨时末赶到丰台大营,”
朱慈烺知道如今京营大部分的兵力都在驻守四城。
留守大营的不过是少数兵力而已。
但是他要整军,就要全面了解,因此必须全部点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