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才能比道德更加重要。
广陵郡,张纮得知此求贤令,有所意动。
“还请先生留下。”
但他被广陵郡的领主拦住,不给他有离开广陵郡的机会。
所有领主都意识到楚天的求贤令会吸引他们郡县的人才。
楚天还有“四世三公”的世家背景,又是东汉末年最年轻的州牧,对不少人才都有吸引力,求贤令的影响力不小。
为了针对楚天的求贤令,各个太守竭尽全力挽留他们的人才,或者禁止特殊人才使用传送阵。
“果然和房玄龄所说的一样,所有领主都有意针对求贤令,严格禁止人才离开他们的领土。”
楚天得知各个领主有各种手段针对求贤令,也不禁暗道这些领主不好对付。
因为《领主》的面积很大,一旦各个太守严格控制传送阵,禁止与徐州的传送阵有来往,特殊人才很难抵达徐州。
房玄龄向楚天说明第二次科举的人数:“此次科举,一共有7万人报名,多半是琅琊国的百姓,因为东海国、下邳国的百姓不甚了解科举的内容。”
“希望这次可以招募到特殊人物。”
楚天推行科举,除了选拔普通的人才以外,还抱有一丝侥幸。徐州如此庞大,如果可以通过科举招募到一两个史实武将,那么就赚到了。
科举的盛况空前,涉及三个郡国,以琅琊国人数最多,因为琅琊国的平民已经有了第一次科举的经验。
琅琊国夏城的校场,一个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巨汉,轻易举起最重的石块。
负责考核的官吏大吃一惊,让此人合格通过。
他们的州牧楚天,对这种类型的猛汉还是很欣赏的。
“听说徐州牧麾下猛将如云,但我看整个校场,没有多少能人。”
巨汉轻蔑地瞥了一眼其他参与武举的武夫,对他们嗤之以鼻。
“去年我们琅琊国已经挑选一批武力高超之人,为州牧大人效力,所以今年武力高的人少。现在各位将军在下邳城,你自然看不到能人。”
“希望真的有一群猛将。”
巨汉显然希望有一群武力不逊色于他的同僚。
官吏看了一眼他的名字:“周仓……”
徐州的科举分为县试和殿试,在县试之后,只有少量最优秀的人有资格面见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