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在外浪了大半年的正德皇帝朱厚照,终于御驾还京,回到紫禁城。
直到亲眼见到孙铮,正德都有点不敢相信。
“铮哥!真的是你!你真回来了!还以为又是他们编的假消息骗我回京……”
旁边随侍的杨廷和朗声打断:“陛下慎言!帝王呼臣子为兄,成何体统?欲置国师于何地?!”
我嘞个去!
孙铮差点气笑,偏偏朱厚照竟然真的听进去了。
真是见了个活鬼,这是中了什么迷惑术吗?
朱厚照这种性子,出去浪都还能带着他,这个家伙,真的是有点能耐。
聊了没几句,杨廷和又提醒,皇帝应该先去拜见太后,大明朝以孝治天下……叭啦叭啦,烦到不行。
朱厚照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依依不舍的告辞,约好回头慢慢聊,这才去慈宁宫拜见老娘。
这一回头,足足过了九天。直到重阳节当天,宫中设重阳宴,孙铮才被邀请参加,“有幸”再见小皇帝。
独自坐在属于国师的案几后,看着那个大明帝国之主,与一群重臣谈笑风生,孙铮心里不由的生起一股陌生感。
朱厚照在宴会上,频频向孙铮劝酒,每到御厨上一道新菜,就特意让人向他讲解。各种优待,看的群臣眼红不已。
重阳宴后没两天,孙铮得到消息,由三位阁老起头,群臣响应向皇帝进谏,要给孙铮修一座国师府。
朱厚照没二话,御笔一挥,直接比照藩王规制建造。
从始至终,没有任何人问过孙铮的意见。
用小皇帝的说法,这是铮哥应有的荣誉。在群臣来看,这是把孙铮从皇宫赶出去的最佳时机。
孙铮很清楚,皇帝之所以冷落自己,刘瑾在其中起了不小作用。甚至连刘瑾向小皇帝说的那些话,都一字不漏的传到了孙铮耳中。
孙铮高调归来,毫无原由鞭打宠臣,一句话吓杀数十官员。先帝御赐的尚方剑,随手就送了人。
每一桩,每一件,无不表明,这位昔日太子玩伴,已经跋扈到无法无天,目无帝王的地步。再这么纵容下去,这天下,到底是姓朱,还是姓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