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教练”还算“心宽体胖”,比较放得开的人士。
他老婆话不多,更准确说,算是“沉默寡言”之辈。可就没有他这么看得开。
经常替家庭,替老公,替小女儿担心这、担忧那的。也算是“郁闷忧积”,大病了一场。
病倒以后,各种花费骤增。
尤其还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大半个月,那地方每天的费用都要大大好几千。对普通收入的人家而言,就仿佛开了个“无底洞”。
钱花多了,“周教练”本来就负了一身债,“医药费”还不断给他累积上去。
“周教练”多出来这样大一笔“医药费”,只能继续举债还维持。如此艰难的时刻,“周教练”因为有了“欠债久而不还”的不良“前科”,再想借新债,口碑崩了,再想借就困难无比。
“周教练”感觉每次开口,都跟重新“当一回孙子”似的,羞.耻感十足啊。
这种时候,还好大女儿和大女婿给力。尽管也没有多少积蓄,但仍坚持隔上十天半月的,想方设法凑到一些钱了,就又打到“周教练”账户上去。如此勉强应付着患者的高昂药费。
好不容易“挨”到妻子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了。
到这时,家里早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比较亲些的亲戚朋友,也基本上都借遍了。尤其亲的那一拔,都不止借过一次以上了。借了第2遍第3遍第N遍了……不仅“周教练”不好意思再借,那些“至亲”也有自己的家庭要开支,要顾自己的家啊。实在也难再挤出“闲钱”来支援“周教练”。
这个时候,“周教练”又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小女儿和小女婿。
“小女婿”仅仅在岳母大人病重之际,拿了几千块钱来慰问了一下,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按照“周教练”的想法,其实也不指望“小女婿”能给太多的“慰问金”。哪怕一分钱不给,也算了。“周教练”觉得,遇到如此重大疾病来袭,“小女婿”应该穷尽一切办法,都把之前借“周教练”的10万块钱给还上。
好让“岳母大人”能有钱度过此次人生最大危机先。
结果倒好,小女婿自始至终不提还钱之事。除了给了几千块的“慰问金”,就没有后续动作。
“周教练”当然也知道,小女婿为了装修他那两层新房子,也负债不在少数。但什么事情能大过“人命”呢?老古人都说“人命关天”嘛。
既然“岳母大人”出了如此危难的重疾,小女婿如果有“本心”的话,就应该把他预留办“进人酒宴”的钱,先拿来偿还“周教练”的欠债。小女婿一直声称要办大大几十桌酒席,必须得花4到5万的酒席钱。所以一直“预留”了差不多5万。
“周教练”当然也不全信他。知道这家伙说话“水份”超多。说是“预留”了5万块办酒,实际上应该有2万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