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一个简单的“吃饭桌”的事儿。
“小女婿架子工”一向都有种爱“贪小便宜”的心理。
同样是身为“周家女婿”,跟周家的大女婿比起来,他这周家小女婿,就经常想从“代娘”屋企多捞些“着数”。
比如说吧,“小女婿架子工”养了3个都是女儿,大女儿就是丢在“代娘”家里,由这边一直养到读小学的年纪,才带回去“小女婿架子工”的家这边读的“村小”。
之前一直由他那大女儿的“外婆”帮带娃。上“幼儿园”了,也是大女儿的“外婆”接送小孩上下学。只不过小孩读书的学费是“小女婿架子工”出的。不好意思“挨”外公外婆出,这不合规矩的。也未必能“挨”到二老肯出这笔钱。
在“村办幼儿园”接受的学前教育,花费不算太大。
“小女婿架子工”如此麻烦自己“代娘”帮带外孙女,却没有太多的“表示”。
无非也就是逢年过节时,给个三、两百块。到了“春节”这个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就给个一千多两千。
除了上述那些固定给钱的“特殊日子”,平常时就很少给钱老人花使。顶多“小女婿架子工”有时候连续有活儿干了它10天8天的,领到一笔可观的薪水时,他就会额外给500块“代爷”“代娘”使。但这种额外“孝敬”的时候,屈指可数。!
“代娘”能收到他钱的,无非就是一年之中固定的那些“节日”。其它日子不算,唯一一个收钱像样的节日,就是春节收的那千把两千块钱。
但收这千把块钱,其实“代娘”也未必花到多少。“小女婿架子工”截止到新房子建成装修好那一年春节,都已经养了4个女娃。“代娘”给外孙女“压岁钱”,都给成了“惯例”了,每个外孙女给100块的红包。
“小女婿架子工”有4个女儿,外公外婆各打赏这几个“外孙女”100元,二位老人给的“压岁钱”就有800块了。而且两位老人还各给周家小女儿和小女婿各50元红包毕竟也是他俩的小辈,也要给个小些的红包,好让他俩来年顺顺利利。
因为“小女婿”家太多小孩的缘故,“代娘”收他的春节孝敬的钱,感觉上也仅是“过过手”那么一回事儿。很快又都“散”给外孙女她们去了。
另外,“小女婿架子工”建房子兼装修,不够钱了,也得“代娘”这边鼎力支持,借了好几万给“小女婿家”。
别小觑这几万块钱。周家小女儿和小女婿两夫妻以前多是借的亲戚朋友的钱,不用利息,也没有太深的概念。
等到后来借亲戚朋友的,都凑不够装修款了,周家小女儿被迫得借了6万块“二呗”的钱,“花.呗”直接去瓷砖店“刷”了3万块,“借.呗”则提现了3万块,合计6万,都得计利息给某宝的。
不算不知道,她可是日息“万4”最高的是日息“万6”。也就是说,周家小女儿如果借“某宝”1万块钱,每天的利息那就是“4块钱”最高的是借1万块“日息6块”。
周家小女儿借了“二呗”一共6万块,按照“万4”的“日息”计,她每天得还24元。
一年有365天,每天产生的利息24元,年息8760元。等于还7年时间的话,还的利息都有本金一样多了。而“本金”是肯定要还的。
这年利率相当于百分之十几而已。按照当时国内的规定,年利率,不超百分之二十四,都不算高.利.贷。完全受法律保护的哩。
但真要借钱还得“计息”,“小女婿架子工”这对小夫妻,还钱压力就巨大无比。连还“本金”都要拖上10多年才能慢慢还清,这再加上沉重的“利息负担”,还到“退休”那一天都有可能!
幸好只是其中“刷”二呗的钱,得计算大大的几万块的“利息”而已。其它的借款,亲戚朋友间,都没有说过要他们的利息的。尤其是“代娘”家支撑力度那么大,借的钱也比“二呗”还要多,但不计息的。这使得小女婿家压力大大缓解。
这样多的“好处”,可以说都是“代娘”家给予的。但小女婿两夫妻,对“代娘”和“代爷”,其实还没有大女婿对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