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骥公司的“非.公开发行股票”,也只有两次机会,都是引入了实力强劲的大企业。
知道机会只有两次,但梁腾如今成立的公司,资本情况优良,但影响力有限。在宛如“金融大鳄”的“风骥公司”眼里,估计也就是个小小暴.发户。一句话,你根本还不够格“入股”它哩。
梁腾的所有资本,未来十年“板上钉钉”可以突破千亿,甚至突破两千亿。但那是未来之事(主要还是靠“开放之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他的财富跟着暴涨)。
就按照现在的资本评估值,梁腾的身家撑死能接近两百亿吧?!
这也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字了。
但是,你要知道,那“风骥公司”在注册之初,注册资本就达到了惊人的153亿了。而它的注册时间,是1992年。
也就是说,十多年前,“风骥公司”刚刚成立,就拥有差不多两百亿的资本了。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前两年成功的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排名第一的风投公司”的投资,成为战略投资者,“风骥公司”如今的市值,早就比创建之初,暴涨了几十倍了。
而梁腾如今可以动用的资本,撑死也只不过几十亿。
这点投资额,先不说风骥方面看不看得上眼,就算可以让你“入股”,梁腾那点钱又占多少的“股份”好呢?
占股份太多,对方觉得亏。占股份太少,梁腾“投资大、获利少”,很容易失掉投资兴趣。
梁腾并非学习金融出身的人材,但吴瑕是啊。因此,梁腾跟吴瑕混熟之后,两人在琢磨投资门路时,就聊过入股“风投公司”的可行性。
主要研究哪家“风投公司”有可能会把股份出售给他?投资多少钱,才能够占据比较可观的股份?
就是那一次,金融“专业出身”的吴瑕,给他作的一些讲解,令他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世人往往被“风投公司”动辄多少多少“万亿”的“市值”规模,震得“高山仰止”一般,只有瞻仰的份。
感觉好像风投公司就有花不完的钱。用不完了,就到处投资项目,投资了还让别人来做。公司只因为看好你,所以投资。投资完了也不干预你,就等着你赚钱了分它好处。
一副大老财的模样。
但以梁腾有希望“入股”的“风骥公司”为例,前些年市值便突破了2000多亿。但那一年度归属“风骥公司”的利润,却只有20亿左右。
不是说20亿的利润不高,但相对于2000多亿的体量,那点利润感觉就有点不够看。
之所以市值那么高,那是因为公司以前投资的项目多了,累积起来感觉就有那么多的资本了。但其实去年由“风骥”投资的项目,都没有进入营利阶段,等于一直在“烧钱”。因此就拖累了公司的业绩及利润了。
总之,经过跟吴瑕的探讨,梁腾对“风投公司”的敬畏感,算是荡然无存了。
那些风投公司动辄“放.贷”几千亿,好像挺有钱啊。但它也吸纳广大“股市散户”的几千亿的“投资”啊——等于是用“融资”而来的资本,做做中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