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挤得下那么多的人口呢?
平常时,老二和老三都举家在外地打工,或者做生意,而王主任也在镇府的宿舍中租有两间单间来住。
老家,只有老人和四弟一家人在住,才勉强能住得下。
如今镇上大搞“开发区”建设,王主任也算得上镇府里的主要“头头”之一了。不说要他如何“以.权.谋.私”,“便宜”的拿到4块地皮,这点手段王主任还是有的。
并不需要咋样的“人脉”,当时直接负责3处“开发区”工作的,就是罗国初。
王主任跟罗国初谈不上有多深的交情(这也是罗国初性格决定的。王主任属于“八面玲珑”之辈,谁都可以聊得来)。
但王主任也是镇里“委员”之一,享受副科级别的待遇。王主任身为跟罗国初级别相当的“体面人物”,向罗国初要4块“开发区”位置较好的地皮,难道罗国初能按照卖给别人的“高价”,卖地给王主任?
罗国初手里掌握了100多宗地皮啊,这些“回建地”,他通过各“生产队长”拿来之时,只花了1万元每块。因为罗国初要的数量多,几位“生产队长”,每人替他征到了十多块“回建地”,数量一多,就有较为可观的利润了。
罗国初总共花了120万,拿了120块“回建地”。
转手卖给亲戚朋友,就卖7万到10万不等的价格(参考地皮的面积,还有跟亲戚朋友的关系好坏)。
抬高了几倍的价格,罗国初卖地还是卖得轻而易举。因为拿地实在太便宜了。
100多宗“回建地”,可谓“供不应求”。
要知道,“开发区”也对外建了个“售地处”。公开对外出售地皮,价格在1500元每平方。也就是说,100多平方的地皮,拿下来要差不多20万左右。
罗国初才卖10万不到每块,便宜了一半不止了。当然很有吸引力。
现在是同事王主任家“求购”4块地。这王主任对于“开发区”的征地运作之类,也比较门清,罗国初没打算从他这儿赚太多的利润,免得在同事中落下不好的名声。
事实上,“地皮”卖得太贵,王主任也未必会要你的。到时他会找其它门路购买地皮。到那一步,平白就得罪了同事,不划算。
罗国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把“回建地”转卖给王主任,只收取了2万元每块的超低价格。
当然,只卖2万每块“回建地”,便宜之极,罗国初就弄了个小小的心眼。
比如说,他手里有75平,100平,130平这三种面积的地皮,可供出售。拿75平方的地给王主任家,面积有点小。而拿130平的地皮给他四兄弟,感觉每块才卖两万,又实在太便宜了王家4兄弟。
因此,最终给的是100平方的4块地皮。
一共给了四块相连的“回建地”,每块“地皮”都是相同尺寸,100平方。
反正卖地给王主任,那是按“块”来卖,并非按照“平方”来出售。每块地皮的面积过得去,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