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腾和齐齐弄两道以整只鸡为主食材的菜,尽管在吴瑕眼里,不是太能体现“厨艺”,但这里面消耗的时间真不是普通的多。
尤其是齐齐做的“叫化鸡”,旺火烤了一个多钟后,又继续放回烤箱,小火再烤两个90分钟。
两个90分钟那就是180分钟了。
折合3个小时。
加上之前大火烤,还有腌制入味的时间,整道菜从预备到上桌,少说也得5到6个钟。
这还不算自己亲自准备“食材”的时间呢。
齐齐如今用到的食材,统统是酒店帮准备好的。
否则以她从来没杀过鸡的水平,修理一只鸡,都得几个钟了。
话说回来,科技时代有“烤箱”做“叫化鸡”,那是方便多了。时间也大大缩短。
搁在古代,人工烤制“叫化鸡”,生怕火候掌握不好,大火容易烤焦了“叫化鸡”,自始至终只用小火烤。
那么一来,起码等上一整天,才到“叫化鸡”的出窑时间。
费事是费事,古人却也聪明,往往选择晚上烧窑,小火烤鸡。
第二天一大早,就可以吃到香喷美味的“叫化鸡”了。
另外古人没什么娱乐项目的原因吧,普遍比现代人有耐心。所以古人发明的诸如“叫化鸡”之类美食,都是需要耗费颇多时间,才能制作完成。
甚至还有酿几坛美酒,把酿好的酒埋在地底下,一埋十几二十年才喝的哩。
梁腾做的“布袋鸡”,耗时当然比齐齐的少。
但为了一同上桌,供人品尝,关掉火后,他那只鸡一只罩在笼里保温。
知道齐齐要做“叫化鸡”,肯定耗时。梁腾特别提前关的火。
“布袋鸡”本来就要把鸡肉又烤又蒸,弄得又香又嫩,达到“入口即化”的程度。不怕放置笼内保温。
梁腾提前关了火,并且他选择的鸡本身就比齐齐的三黄鸡老水……综合各种情况,多等一、两个钟,“布袋鸡”也不至于失去最佳口味。
大伙聚在包厢里,其实不为这一顿吃食。为了聊天联谊。
在包厢内消耗半天时间,也没什么。
齐大海、梁腾、吴瑕有了更多交流时间。倒也聊得很融洽。
吴瑕估计齐老板跟她父亲在生意方面也有往来,有过接触机会,于是低声询问起她老爸的近况。
这些话,吴瑕是不肯问燕千羽的。尽管燕千羽知道的,肯定比齐大海详细。但问了她,燕千羽肯定要回馈给吴震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