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小宝带来的小菜,最先被扫干净,还纷纷都说好吃,让小宝明儿还带。可把彼此身边的太监宫女们给着急的,脑门子上出了一层汗。
用罢膳,又玩耍了一会儿,就到了下午课的时间。
今儿几个小家伙比昨日强多了,看来回家去被管教了一顿,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作用的,哪怕不用心去学,他们也都老老实实的坐着。
就瑄哥儿一个比较特立独行,之前用罢膳他从草丛里捉了一只蚂蚱,就趴在书案上玩蚂蚱。一只蚂蚱被他整整玩了一个多时辰,到上书房放了学还没玩死。
“羡慕吧!”中间休息的时候,提着蚂蚱腿儿,瑄哥儿得瑟道。
旁边的裕哥儿和昊哥儿连连点头,他们快无聊死了,在旁边看瑄哥儿玩蚂蚱,别提多羡慕了。
“我家有蛐蛐,我明儿带蛐蛐来。”玺哥儿说。
问题是,小子你敢带来,回去不怕挨打么。@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几个正议论着,有人报道弘景帝来了。
瑄哥儿忙把蚂蚱塞进小喜子手里,老老实实跟着小宝他们去门口站好了。
“给皇祖父请安。”
弘景帝大步走进来,在几个小团子面前停顿了下,才去了早已摆好的椅子上坐下。
“皇祖父来考校你们功课,今儿都学了什么?”
肖乾先答,答完了,弘景帝一一抽着背今日所学的内容。
除了小宝和善哥儿背诵流畅,焓哥儿背的倒也都对,就是磕磕绊绊的。至于其他几个根本背不出来。
弘景帝倒也没训责他们,道:“虽是学问没学好,但见你们兄友弟恭,相处和睦,朕心甚慰。”
这是夸了?
只有小宝知道弘景帝到底在夸什么。
人到底是年纪大了,都喜欢下面晚辈们在一起好好的,这大抵就是弘景帝重开上书房的寓意所在。
*
瑶娘今儿去了庆王府,她倒也没遮掩,将来意说了一遍。
其实这件事对肖继柔来说是正中下怀,肖大爷肖乾乃是翰林院侍讲,小皇孙入上书房念书的消息自然瞒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