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透露许多信息,但中山行述目的,是让石像露出破绽。
此乃纵横话术的精髓,直通内心,打动对方,一旦情绪出现波动,就是可趁之机。
但他却没想到,对方全身是顽石,连内心也是如同顽石。
“别猜了,走吧!”
石像幽幽说道。
中山行述哪里肯放弃,再度尝试问道,“听鬼王称呼您为地藏,可据我所知,释门高人中,无人是这法号,莫非您老后来改名了?”
石像默不作声,显然不想回答。
“好,晚辈冒昧一猜,地藏二字,应当和您修行有关!”
石像的眉毛,似乎跳动两下。
“敢问,地藏二字,究竟是何含义?”
石像没有回答,立在原地,如同亘古留存至今的顽石。
我本是一块顽石,无人能为我开窍,只等机缘来了,便能一飞冲天。
“贫僧猜测,应当是‘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
中山行述大惊,转头见到一位少年僧人,缓缓走来。
少年僧人正是圆通,他行至石像前,恭敬行礼,“九华寺圆通,见过前辈!”
石像温吞吞开口,“巧了,这下不早也不晚!”
中山行述这才明白,刚才那句‘早了’,究竟是何含义。
原来,这座石像开口,不是为了他,而是等待眼前这和尚。
九华寺圆通,也是释门后起之秀,和剑仙方斗、真人丹融,在丹阳郡内,呈现三足鼎立的姿态。
中山行述见到此情此景,心头豁然开朗,仿佛明白什么。
释门在接头,果然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