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石匠先前还夸海口,说自己徒弟是大肚汉,眼下见到方斗的饭量,相形见绌。
徒弟们不敢顶撞师父,闷头吃饭,羡慕看着方斗。
方斗吃得,都是洁白的大米饭,口感营养都是上佳,而彭石匠和徒弟们,吃的是杂粮米饭。
石匠算是高收入群体,但也吃不起精米饭,需要掺入杂粮,真正的糙米仅占据三成不到。
“要全是白米饭,俺也能吃这么多!”
徒弟们嘀咕着,低头扒拉杂粮米饭。
令人吃惊的是,方斗全都吃完了,一粒米也没剩下。
饭后,石匠们取出饮水,咕咚咕咚喝了个饱。
这也是常态,饭不够,水来凑!
方斗洗了七八个水灵的大白梨,作为饭后果品。
入秋的大白梨,个头大、汁水多、滋味甜,吃在嘴里就是一包糖水,简直是无上享受。
寻常壮汉,空肚子吃四五个就撑饱了,但方斗吃了十斤米饭连同配菜之后,还能一口一个。
“彭师傅,还有各位师傅,梨在正殿墙角,自己洗了吃!”
大白梨是从城里买的,起因是方斗见供桌空荡荡,想买些回来供奉石像。
没想到,大白梨又甜又便宜,一文钱三个,索性买了十斤。
彭石匠头皮发麻,连连推辞,“不用了。”
哪还吃得下?
一个年青的徒弟,嘴唇还长着绒毛,凑过来低声提醒,“师父,你不是说主家给的吃食,不能推辞吗?”
“就你话多!”
彭石匠是个老派人,最讲规矩,“去给我,洗……半个!”
其他徒弟也纷纷开口,“我也要半个”、“我和三哥分半个”。
片刻过后,破庙门前,一帮石匠们,几个人分大白梨,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什么忌讳了。